台州—— “智”“绿”相融提升港口竞争力_台州新闻_浙江信息网 

浙江信息网

新闻门户
欢迎监督
真实温暖丰富的网上浙江!

台州—— “智”“绿”相融提升港口竞争力

2023-06-20 12:37:28

296d659a-cd96-426e-aa5c-35522fd4b0e2.jpg


近日,在两根黑色电缆的助力下,装载着散货的“海力19”轮用上了台州港大麦屿港区的清洁能源。码头另一侧的船舶岸电工程控制房内,工作人员正对该轮的岸电使用情况进行巡查。

近年来,绿色低碳是港口建设的重点工作,绿色化、数字化程度已成为衡量港口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在台州港,随着“绿色码头”建设的逐步推进,生产作业提质增效的同时,港区也正在悄然“蝶变”。

“‘绿色码头’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员参与、全方位推进,在硬件投入、制度约束和氛围营造上下足功夫,这也是持续深化‘双碳’行动的关键抓手之一。”台州市港航事业发展中心党委委员、副主任陈安说,港口和船舶岸电改造、港区数字化改革、绿色照明应用等,正促使码头作业从过去的粗放型机械性多能耗,朝着智能型精准化更节能的方向转型。

优化结构

打造低碳用能新体系

45小时用电5278.56度——5月25日晚11时30分靠泊、5月27日晚8时30分离泊的散货轮“华浩57”,创下了大麦屿港区船舶岸电使用新纪录。

“这个数字说明节能效果非常明显。”台州港务下属大麦屿港务公司工程部经理张寅解释,如果船舶靠泊不接岸电,继续使用自带的大功率柴油机,不仅噪音大、不经济,也会增加碳排放造成污染。

岸电改造是“绿色码头”建设的重要一环。据悉,台州港港务有限公司严格按照相关要求,落实新建、扩建、改建码头同步建设或改造岸电设施,做好已建低压岸电设施接插件标准化改造。目前岸电设备建设已完成78%,其中头门港区、龙门港区已实现岸电设备全覆盖。截至5月底,已累计接驳使用岸电船舶160余艘次。

“此外,我们还通过加速推广绿色照明应用、改造等方式,不断优化港区设备用能结构,形成低碳用能体系。”张寅说,目前台州港务下属港区的堆场LED照明灯具覆盖率超90%。

装备焕新

提高绿色作业水平

在大麦屿港区的集装箱堆场,一台台龙门吊正在紧张作业中,配合货车提空箱进重箱,整个过程有序且安静。

“这些都是国际上比较先进的混动龙门吊。”张寅说,传统龙门吊配备的柴油机功率较大,产生的能耗较多,特别是在等箱子环节会导致能源浪费。混动龙门吊可以实现电油高效互转,在保证相同作业效率的情况下可节省约60%的能源。

除了靠泊的船舶外,港区装卸生产等过程中消耗的燃油是港口碳排放的另一主要源头。

为此,台州港务还通过提升低能耗设备利用率及清洁能源设备比例来节能降耗,混动龙门吊的利用率已经由2021年初的31.3%,提升至目前的67.4%。其中,大麦屿港区现有混动龙门吊6台,本月即将到港的3台计划于7月投用。

在头门港区,自动皮带机流程的投用替代了传统的车辆运输,破解了以往散货装卸过程中的扬尘问题。“我们还为这个自动皮带机配备了大量装卸设备,抑尘效果非常明显,作业过程更加绿色。”张寅说。

提高效率

智慧化脚步不断迈进

进出港区运送货物的货车也是耗能大户,多数依靠柴油提供动力。集卡货车在港区内多逗留一分钟,就会产生多一分钟的能耗。

这一环节的节能降耗,正随着台州港信息化、智慧化管理水平的提升而成为现实。

特别是在大麦屿港区,集装箱智能闸口系统的上线,不仅使其成为台州区域首个实现集装箱进出口业务无纸化的港口,也让集卡司机在15秒内就能顺利通过进港卡口。此外,该港区切换上线的n-TOS系统,进一步加强了各生产岗位的联动协作,集装箱接卸效率同比提升近50%。

“智能化能促进‘绿色码头’建设,绿色化也需要‘智能体系’来支撑,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张寅说,港区智慧化脚步的不断迈进,将着力形成智能低碳体系,有效提升码头综合竞争力。

此外,台州港务还通过张贴海报、大屏显示、微信推动等渠道,强化绿色低碳理念的宣传和“修旧利废”氛围的营造,引导职工以实际行动助力“绿色码头”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