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株天然“海岸卫士”护卫椒江岸线 系该区首个互花米草除治后生态修复项目_台州新闻_浙江网 

浙江网

新闻门户
欢迎监督
真实温暖丰富的网上浙江!

万株天然“海岸卫士”护卫椒江岸线 系该区首个互花米草除治后生态修复项目

2023-06-19 11:40:59

近日,在椒江大桥东侧滩涂——互花米草除治试点地块,十几名工人正逐一插种秋茄红树林胎苗。这里将种植秋茄红树林10亩13340株,也是椒江首个互花米草除治后生态修复项目。

今年以来,椒江紧紧围绕“一年见效、两年除治、三年巩固、长期管护”的总体目标,坚决推进落实浙江省互花米草防治攻坚战三年行动,针对分布在椒江两岸滩涂的46个斑块2000亩互花米草除治区域,精细制定实施方案,项目化清单化开展除治工作。

互花米草作为外来入侵物种,近年来在沿海滩涂快速蔓延。该植物具有超强的适应和繁殖能力,会侵占芦苇等乡土植物的“地盘”。同时,其发达的地下根系会造成滩涂土壤板结,影响鱼类、贝类、鸟类等动物的生存空间。

为有效遏制互花米草扩散态势,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安全,根据浙江省林业局联合多部门印发的《浙江省互花米草防治攻坚战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椒江率先启动互花米草除治和秋茄红树林生态修复工作。

研究认为,当前,椒江滩涂种植秋茄红树林或亚红树林或海三棱藨草、芦苇等耐盐碱植物是防治互花米草复发的有效办法。其中,红树林素有海上“活化石”的美誉,是公认的“天然海岸卫士”,具有极高的生态价值。

据介绍,这批种植的秋茄红树林10天生根,20天嫩芽萌发,一年高度可达35厘米。秋茄红树林为红树植物中耐寒性最强的一个物种,可耐寒-3℃至-5℃。椒江区属于中亚热带,为红树林引种最北缘地带。目前,椒江区渔家乐外侧滩涂还保存有2003年引种的30株秋茄红树林,树高已达3米,为台州市树龄最长、树体最高的红树林;其作为母树林,采集的胎苗已多次引种到温岭市、三门县滩涂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