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16 11:33:21
“幸亏当年痛下决心,从卖石板到办民宿,生态这碗饭,真香。”天台县街头镇后岸村党支部副书记陈定恩感慨。
“千万工程”20年来的生动实践,彻底改变了后岸村,从当年“脏乱穷”到现在“绿富美”,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美丽乡村+”农业、文化、旅游等,让田园变公园、村庄变景区、农房变客房、村民变股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掀起的美丽蝶变,让“生态优势”变成“民生福利”。
从“卖石头”到“卖风景”
6月14日,民宿老板陈永发送走了一批来自上海的客人。
“有客人的时候是老板,没客人我们天天住宾馆。”他很满意当下。
而20年前,他和村民还过着每天“灰头土脸”的生活——
后岸村一直是远近闻名的“石板村”,过去家家户户做石板生意、当采矿工。随着石矿开采,身患“石肺病”的村民越来越多,村内老屋密集、布局凌乱,“脏乱差”问题突出。
如何改变“被石矿扼住咽喉”的命运?
2005年8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的提出,为后岸提供了“解题思路”。
“不能再走‘以命换钱’的老路了,要另谋致富路。”2007年,后岸关闭了所有的石矿场。
村“两委”干部从金华磐安县乌石村取得“真经”,提出了在村里搞农家乐的想法。
“好生态真的能变现吗?”还是有不少村民打起了退堂鼓。
2010年,村支部书记陈文云个人垫资370万元,还鼓励7名党员干部率先办起农家乐。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1年10月4日,后岸村迎来上海第一批客人,共4辆大巴208位客人。
村民的热情被点燃了,很多人从原先的“站着看”变成了“跟着干”。目前,全村已发展农家乐82家,床位2200多张,餐位5000多个。
为了让全村群众都能受益,后岸村还探索出统分结合、公私共赢的“公司合作制”运营机制,实施以村办农家乐为龙头、户办农家乐为集群、公司化运作的集约经营模式,统一宣传营销、统一分配客源、统一服务标准、统一内部管理,让家家户户都能吃上“生态饭”。
同时,后岸还拉长产业链条,一年到头,“采桃节”“荷花节”“杨梅节”“开羊节”“宰猪节”“年糕节”等,后岸的旅游业长年兴盛不衰。
“下个月的‘采桃节’,已经有100多个团队报名,旅游旺季民宿天天爆满,得提前约定。”陈定恩说。
目前,后岸村年均游客量突破百万人次,还将打造以后岸村为龙头、涵盖周边10个旅游村的寒山田园综合体,推动项目共谋、资源共享、发展共赢。
从“光脚进田”到“穿鞋上班”
蒋僧桥村所在的路桥区峰江街道,过去一直是废旧金属拆解集散地。
臭气熏天的环境、污水横流的河水、重金属超标的稻田……村民的钱包鼓了,但也因此付出了巨大的环境代价。
2003年“千万工程”实施以后,蒋僧桥村马上响应转化产业,村“两委”多次“头脑风暴”,全面淘汰金属拆解行业。
可“清零”后的土地已经不适合种水稻,如何“废物利用”?
“土地受废旧金属污染后,一亩修复要35万元,而且修复时间长,而种植花卉苗木可以有效降解土壤污染。”当时有专家建议。
蒋僧桥村以绿做文章,引入花木城项目,一期投入3亿元,占地1500亩。
短短3年时间,台州花木城就从一块废旧变压器拆解基地,变身为国家3A级景区,蒋僧桥村也变身为省级森林村庄,实现从粗放拆解行业向掘金生态系统的转型升级。
周边村民纷纷投入到花卉苗木种植中来。靠花卉种植,村民一个月能有4500元至6000元的收入。土地租金也涨到了1500元/亩。
“村民们过去‘光脚进田’干农活,现在‘穿着球鞋’去上班。”蒋僧桥村党总支书记孙晓春说。
此外,随着绿道、沿河游步道、湿地公园等一批环境改造提升项目的顺利完成,以及中共黄岩县委旧址修缮,星火广场、南村书院、篮球场、游泳池、足球场等设施的建成,村民生活大变样:“白天到花木城上班,晚上到河边散步,偶尔到球场上踢球,生活一点也不比城里差。”
如今,峰江街道以花木城作为“驱动器”,相继引进了浙江百花园林、大禾园林等45家花卉苗木企业,形成了集现代农业、花卉生产、旅游观光于一体的万亩花卉产业集群,“绿色产业”年销售额超过了4亿元,年售300多万棵苗木。
从“一村一品”到全域提升
随着我市乡村产业蓬勃发展,带动了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去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574.53亿元,增速3.1%;实现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700元,增长6.4%。
一批产业特色优势明显、产业基础好、发展潜力大,西蓝花、西瓜面积和产量均居全省首位,杨梅、柑橘、枇杷产值均居全省首位,还拥有天台黄牛、仙居三黄鸡、温岭草鸡等地方特色品种……全市基本形成“一县一业”“一镇一品”“一村一品”的产业发展格局。
全市共成功创建年产值10亿元以上省级示范性农业全产业链10条。“外向型”农业规模庞大,单单西瓜产业就有10万余外出瓜农,年销售额150亿元以上,全产业链带动全国各地20余万户农民共同发展。
当前,“千万工程”还激发了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温岭市正谋划打造滨海全域旅游“新篇章”,曙光湾文旅综合体项目下半年即将开工建设;仙居县淡竹乡下叶村依托毗邻大神仙居景区和生态优势与区位优势,通过持续不断整治和提升改造,实现了从“脏乱差”到“绿富美”的蜕变;黄岩区茅畲乡依托西甜瓜科创园项目,建设茅畲乡新乡贤西甜瓜产业基地,通过“科研机构+村+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打造西瓜总部经济,让黄岩西部15个重点帮促村、342户低收入农户和全区4.3万瓜农受益……
20年久久为功,“千万工程”为我市农村地区转型发展蹚出一条条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