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28 11:03:46
自去年4月,临海市成立留驻本地优质企业发展办公室,至今已实体化运行一年多,其间不仅促成了投资105亿元的伟星科技产业园、投资100亿元的永太新能源材料产业园、投资50亿元的永强国际时尚产业园以及吉利油电混动汽车等重大项目留驻回归;还推动了江北药业等13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衍生新项目签约落地,谋划了22家企业厂内技改,预计总投资102亿元。
一年时间,留住了约357亿元投资,临海的“留驻力”缘何如此强劲?
建库:聚焦本地“潜力股”
5月18日,台州风度商贸有限公司的海港直播城项目成功摘牌,将在古城街道构建一个以电商直播为主导,整合上下游服装、家居、眼镜、百货等供应商的产业园。
其实,风度电商在嘉兴桐乡已发展多年,此番之所以回归投资,要从一支队伍说起。
在临海,有个留驻办,顾名思义就是专门为了留下本地优质企业优质项目而设,工作理念就是“留住本地优质企业就是最好的招商引资”。
每个成员手中都有一份清单,密密麻麻记录了本地上百家企业的基本情况、优劣势及竞争力分析、未来发展目标、拟扩产及新建项目等信息。
原来,这是从“2531”企业、专精特新、国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亩均评价A类规上、省级隐形冠军这5个维度,遴选出的临海首批100家优质企业,个个堪称“潜力股”,当地还专门建立了“一企一档”目标企业数据库,以便持续跟踪服务和精准对接。
风度电商就是这“百分之一”。临海留驻办了解到该企业近年发展形势迅猛,就与负责人临海籍企业家王海港连上线,会同临海市商务局、投资促进中心等深入了解企业近期规划和现实需求,情真意切地邀请其回乡发展,并开展3轮选址考察,最终敲定约30亩落户土地,成功赢得企业“归心”。
这一年,留驻办就是凭着这份真心,入百企、问需求、送服务,同时了解企业的发展规划和投资动向,第一时间跟进协调。
破题:找准解难“突破口”
“一件一件解决企业难题,一点一滴体现留驻诚意。”眼下,临海市政协副主席、留驻办主任郭燕飞的工作日常就是常态化开展走访调研、跟前忙后地破难解题,“需要我们帮助解决的往往是棘手的难题,有时一个问题,就要组织召开多次会商协调会。”
“像困扰了奇升橡塑20多年的土地性质问题,我们开了5次会商和协调会才解决的,但也为日后解决同类问题提供了范本。还有科锦轴承,曾面临市政道路穿厂而建的问题,经我们协调,不仅延缓了道路建设,还落实了80亩土地整厂搬迁,今年9月摘牌。”谈及每场破难经历,临海留驻办专职副主任钟红波仍历历在目。
考虑到中小企业的社会关注普遍不高,留驻办还通过撰写调研专报的形式,将企业的拟建项目和主要困难呈送给四套班子领导,并提出建议,让中小企业的优质项目也能被看见、被重视。
“我们已撰写了27份专报,列出的主要困难基本上是项目用地、厂房改扩建等需要市领导牵头解决的问题。另外,像出口企业免抵调库数计税问题、项目地块高压线迁建等,我们则联合相关部门以协调会的形式加以解决。”郭燕飞介绍。
针对土地要素保障这一共性问题,当地还创新举办本地企业优质项目路演汇报会,项目负责人围绕行业前景、竞争优势、效益贡献、问题诉求等汇报演示,行业专家进行现场问询和分析点评。
“首批参加路演的13家企业,有10家已明确地块选址,第二批优质项目也已筹备好准备路演。”钟红波说。
拓圈:共绘发展“战略图”
“我建议你们要深耕数字智能化领域,全面向无人驾驶农用机械领域转型。”近日,在中联重机的走访调研会上,浙江大学智能制造专业专家为企业提出了发展建议。
带“智囊团”入企,可以说是临海留驻办提高走访调研成效的一个“杀手锏”。“智囊团”不仅集结了经信、自规、建设等相关职能部门的分管领导、业务骨干,还聘请了不少行业内的专家学者和高校院所的教授,为企业发展出谋划策。
“目前,我们已在生物医药、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等领域与5名行业专家成功连线,他们不仅可以对企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还能为企业未来发展路径提供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专业指导意见。”临海市人大常委会委员、留驻办副主任王建兵介绍。
除了提供“战术支持”,“智囊团”还有一个“隐藏属性”,就是打破企业间的信息壁垒,努力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牵线搭桥”。例如,金隆铜业就在临海留驻办的连线下,成为了伟星新材的供应商,其生产的阀门、管道等产品将应用于净水机生产。
在“串链”的基础上,当地还积极为企业“拓圈”。通过不定期举办企业家圆桌会议、行业沙龙、专题培训等活动,搭建起沟通交流的平台。目前,已开展各类活动6场,惠及182家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