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19 14:34:05
“中国旅游日”来临之际,循着徐霞客足迹,无数的“霞粉”奔赴天台山寻找诗和远方。今年是徐霞客首游天台山410周年,这位被世人尊称为“游圣”的千古奇人,以《游天台山日记》为《徐霞客游记》的开篇之作,书中记录的第一个日子,就成了中国旅游日的源头。
多年来,天台持续开展“中国旅游日,首游天台山”“读霞客游记,游济公故里”等活动,做细徐霞客文化物化文章,高效弘扬徐霞客文化,促进了徐霞客文化在国内外的传播。
“背包客”的欢腾
筋竹庵、石梁、华顶、桐柏、国清……徐霞客当年执杖走过的山路,如今成了“背包客”钟爱的“霞客古道”。而古道与浙东唐诗之路的部分重要节点契合,使得古道魅力被放大。
徐霞客为天台山的美景所吸引,曾三次登临,写下两篇游历日记。自2011年首个中国旅游日倡导“重走霞客路”以来,天台年年举办此类古道徒步活动。当年徐霞客走过的许多地方,受益于旅游经济,一时风生水起。
天台凸显霞客元素,推出霞客古道寻幽访胜等深度体验类旅游产品。该县精心打造宗教朝觐、禅修养生、生态休闲、户外拓展、乡村度假等特色游线,满足不同层次游客群体的需求。
霞客古道走红,带动周边产业出彩,众多文旅大项目、农家乐特色村,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为当地文旅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处于霞客古道节点的石梁镇底气足了。这几年,这座高海拔山区上的“云端小镇”,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市场前景,面向全球兜售项目,打造目标直指世界级高山文旅度假小镇。莲花小镇、雪乐园等一批重大项目相继建成,总投资26亿元的石梁山居项目完成签约,前期工作正紧锣密鼓开展。
天台山区古道资源丰富,霞客古道兴旺,引得其他古道同频共振。南黄古道被游客评为全国八大赏枫基地、江南最美古道;红军岭入选全省红色根脉打卡地。
“无铃声”的乐趣
“四月初一日,早雨。行十五里,路有岐,马首西向台山,天色渐霁……”天台山游客中心徐霞客雕像旁,来自全球各地的学子齐声朗诵《游天台山日记》。
跟着霞客游天台,在天台是一项热门的活动。天台以《游天台山日记》为重要依据,将唐诗之路目的地等文化遗产与学校教育相融合,打造了一批国家级、省级研学营地、研学基地、体验点、示范点,以实际行动实践“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知行合一理念。早在5年前,天台就被列入全国中小学研学教育实践基地。
该县设计了霞客文化研学课程,以“跟着霞客游天台”为主题,安排了《漫漫霞客路》《霞客爱天台》《走近徐霞客》等课程,组织学生开展研学旅行。
“霞客寻踪”是天台具有影响力的研学精品旅游路线之一,当中有营地辐射式研学旅行路线,也有主题串连式研学旅行路线。在没有铃声的“四季研学大课堂”中,学子们实地感悟文化精髓,参与动手实践,体验最快乐的学习。
位于绿水青山间的天台寒山多彩田园研学基地,童声嘹亮。一拨又一拨的学子在这里打开奔赴乡野的大门,他们研讨诗文、探索自然、体验非遗、了解共富,丰富多样的“玩法”,实现了研学与旅行、农文旅的完美结合。
泳溪是徐霞客进入天台的第一站,该乡“霞客学校”以霞客古道为“第二课堂”,倡导学生传承霞客精神,争做时代新人。最近获评“十佳霞客少年”的胡梦怡自信地说:“‘踏实求知真,苦学亦天堂’,我要像徐霞客那样,不怕困难,积极进取。”
“好事者”的忙碌
自称“好事者”的林国干,是铁杆“霞粉”。如今担任天台山徐霞客文化促进会会长的他,为了“一日一文一线一奖一基地”,殚精竭虑,操劳奔波。
林国干说,一日,即倡导设立中国旅游日;一文,即推动《游天台山日记》进教材;一线,即争取“徐霞客游线”成为世界线性文化遗产;一奖一基地,分别是设立徐霞客诗歌散文奖和研学基地。
林国干的身上透着“天台式硬气”,认定的事情必要结果。他持续推动《游天台山日记》进中学语文教材,通过全国、省、市两会等重要会议的渠道建言,助推该篇获全国统编普通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学习提示”推荐,并最终入选新版普通高中教科书《语文》必修上册(高一年级第一学期使用)第七单元中。
经过十多年的努力,林国干的愿望一个个落地。眼下,他正推动设立“旅游节黄金周”,设想将“5·19、5·20、5·21”三天确定为法定假日,作为“旅游节”,再调休前后两个双休日,构成“旅游节黄金周”,让旅游日真正惠及全体国民。
林国干解释道,“5·19”中国旅游日是中国旅游的标志性日子;“5·20”是徐霞客进入首游地天台山旅游之日;“5·21”是“国际茶日”。在他看来,长假长线游是大众的普遍需求,将这三日组成“旅游节黄金周”,更符合节日本身的性质、功能,也更能充分体现旅游休闲特色。
其实,林国干的想法很朴素,就是弘扬徐霞客文化,让更多的人“跟着霞客游天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