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05 14:14:35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推进很快,村里越来越干净了!”最近,三门县健跳镇下街村的后备干部金鑫干劲十足。他说,每天跟着“师父”上门拉家常,和村民渐渐熟络,工作也顺利许多。
金鑫口中的“师父”,是下街村第三党支部书记金仁荣。成为下街村后备干部后,金鑫就被安排与金仁荣“一对一”结对帮带。
今年以来,三门县大力实施村社干部“雁阵”培育工程,在“头雁”奋进、“雏雁”储能、“弱雁”整转三大行动的推动下,村社干部能力素质全面提升,一支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的村社干部队伍逐步成型。
“头雁”奋进争先
“野生蛏苗数量越来越少,人工养殖蛏苗成本高、存活率低,怎么办?”3月中旬,一场“辣”味十足的村干部履职问询评议会在花桥镇连下村上演。村民台下出题,村干部台上答题。
不知道“考题”,却敢于现场“答题”,连下村村干部的底气何来?该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陈孟火给出答案:“我们每年都会根据连下村的发展情况制定干事清单,然后由村干部认领项目并负责跟进。村民提出的问题,都是我们平时在做的工作。”
不止是连下村,三门全县284个行政村和社区,都有专属的“干事清单”。在项目化制定村级干事清单的同时,三门建立健全村级书记领办项目、村社干部认领清单制度,深化“找单干事、派单领事、理单干事、晒单比事、评单考事”的“干事五步法”,并制定了村干部履职问询评议制度,采用室外论坛、田园板凳会、项目一线现场会等方式,让干部当场述职、群众现场问询,进一步激活“头雁”奋进动力,营造了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此外,三门还探索实施“课堂教学、师徒领学、实战跟学、上挂深学、区域共学”的“五学帮带”,建立示范村(社)和后进村(社)互动培养机制,全面落实村社党组织书记交流会制度,通过以强带弱、优势互补的方式,切实提升村级“头雁”抓党建促乡村振兴能力水平。
“雏雁”储能成长
今年2月,有着创业经验的小谢被纳入蛇蟠乡山后村的后备干部队伍。为了让他充分发挥专长,该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俞圣昶带着他在村里跑项目、做工作,给村庄发展提供了不少新理念和新思路。
在海润街道,晏站村后备干部小倪则通过在该街道党建办挂职,基本了解流动党员相关工作,回村后立马帮着村干部处理了几件流动党员有关事宜。
后备干部在村社工作中发光发热,得益于持续推进的“雏雁储能”工程。
为破解村社干部队伍存在的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等问题,三门大力推进村级后备人才“雏雁储能”工程,聚焦下一轮村社换届,在“选、育、管、用”上全链条发力。目前,三门已有1100余人通过自荐、党员群众举荐等方式加入后备干部队伍,有返乡大学生、乡贤、致富带头人等。其中,40周岁以下人员占比超45%。
为让后备干部“备而有用”,三门组建以城西村历任书记、“千名好支书”“兴村(治社)名师”等优秀村主职干部、退休老干部为骨干的“城西式”干部导师团,推行“一对一”或“一对多”师徒帮带模式,帮助“雏雁”迅速成长。
此外,三门还同步建立“‘雏雁’试岗历练机制”,定期选派后备干部到先进村担任村主职干部助理,到镇街经济发展、平安综治等岗位历练,到县乡重点工程、重要项目中锻炼,让干部在实践中拓宽视野、增长才干。根据历练情况,定期考核、动态调整,对表现优异的后备干部在入党、入职、评优等方面给予倾斜,进一步激发后备干部活力。
“弱雁”整转提升
“停职一个月,请深刻检讨,平衡好村内事务和经商之间的关系。”去年年初,浦坝港镇的一位村书记收到了镇党委作出的停职处分。
本该充当“头雁”的村书记,为何被迫暂时“下岗”?
据悉,该村书记经商多年,去年年初因忙着在宁波选址建新厂,常在三门、宁波两地跑,存在坐值班不正常等情况,耽误了村务的处理,遂收到镇党委的整转通知。
一个月后,该书记处理好个人事务,重拾“头雁”角色,带着村干部加速推进山场片“共富茶市场”建设、人居环境整治等多项重点工作,在第三季度逆袭为考核优秀个人。
为筛选“弱雁”,三门建立健全“周记录、月报告、季考评、年考核”的考评体系,由所在乡镇(街道)牵头统筹、驻村干部具体负责,对村社干部参与重点工程、开展微宣讲、结对帮扶等情况进行全程跟踪纪实,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当年度干部考核等次的重要依据和今后村社干部选拔任用的参考。
同时,还专门出台《不胜任不合格村社主要干部评定处置办法》,明确道德品行、带富能力、担当作为等7方面35项负面清单,以及相关“一票否决”情形,为村社干部履职能力和行为规范划上“硬杠杠”。对后进村社干部,将采取“专题教育、跟班学习、回炉历练、组织交流”等措施限期整改。
“我们通过‘头雁’奋进争先、‘雏雁’储能成长、‘弱雁’整转提升,将村社组织部分干部履职不力、队伍结构不佳、后备干部紧缺等痛点难点逐一破解,形成‘头雁’领航、‘群雁’齐飞的良好格局。”三门县委组织部副部长柯斌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