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26 12:18:55
台州的发展起步于“民”、兴盛于“民”、潜力在“民”,新时代新征程上如何创造民营经济发展的新奇迹?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再创民营经济新辉煌”的嘱托,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加快重塑台州民营经济发展的动力模式、开放形态和发展生态,全力建设中国民营经济示范城市,以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台州实践。
——新的春天,台州作出响亮回答。
台州民营经济的“八大标识”
全国第一家经工商登记的股份合作制企业。
全国第一家民营汽车企业。
全国第一条民资控股高铁。
……
回顾台州的改革开放历史,始终无法绕开两个关键词语:民营经济与民营企业家。
凭借“走遍千山万水、想尽千方百计、说尽千言万语、吃尽千辛万苦”的劲头,台州民营企业,在时代的潮流中栉风沐雨,生生不息。在台州,平均不到8人就有1个“老板”。民营经济贡献了全市70%以上的GDP、80%以上的税收、90%以上的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90%以上的进出口额。
20年来,在“八八战略”的指引下,民营经济扎根台州,逐步形成了具有全国影响力和辨识度的“八大标识”——
一是党建强引领。台州是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先发地,始终坚持“非公企业发展到哪里,党组织就覆盖到哪里,党建工作就跟进到哪里”,走出了一条非公企业“党建强、发展强”的路子。
二是金融畅血脉。台州是全国唯一一个拥有3家以民资为主体的城市商业银行的地级市。并获批全国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改革创新试验区,创出了以“专注实体、深耕小微、精准供给、稳健运行”为主要特色的小微金融服务“台州模式”。
三是企业争上市。推动民营企业股改上市,利用资本市场加快发展。目前,全市有上市公司72家,形成了特色鲜明的资本市场“台州板块”。
四是生意做全球。吉利、杰克、银轮等企业海外并购成为民营企业跨国合作的典范。成功创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保税区、浙江RCEP高水平开放合作示范区等高能级开放平台。
五是匠心造精品。台州民营企业家匠心不改、追求极致,涌现出了一大批聚焦主业、苦练内功、掌握独门绝技的单打冠军、隐形冠军。全市拥有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90家,国家“单项冠军企业”15家,307个产品细分市场占有率国内外第一。
六是社会讲信用。建立了全国领先的小微企业信用信息服务中心,创新出台全国首部企业信用领域的地方性法规,社会信用立法走在全国前列,成功创建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
七是创业铸精神。改革开放以来,台州涌现了一大批富有创业创新精神的民营企业家,凝结了“扛得起大旗、经得起大浪、担得起大义、吃得了大苦、成得了大事”的企业家精神,挺立起了台州民营经济发展的“精神脊梁”。
八是政府当小二。各级党委政府悉心呵护民营经济发展,有效发挥“两只手”的作用,市场更有效,政府更有为。各级干部当好民营企业的“店小二”,有呼必应、无事不扰,打造了对标世行标准的最优营商环境。
台州民营经济的时代变革
这是一个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时代。
这是一个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的时代。
这是一个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时代。
……
时代潮流浩浩荡荡,台州的民营经济从无到有,由弱到强,引领了区域经济的崛起和跨越,尤其是2020年以来,面对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的“三重压力”,更是彰显了穿越周期、穿越风雨的韧性,但是也面临转型升级的挑战——缺少大型龙头企业;传统产业占比较高,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不足;企业“单打独斗”多,“协作分工”少;全链条的创新生态体系还不够健全……
随着支撑长期快速发展的劳动力、土地等低成本优势明显减弱,民营经济过去“以量为先”的粗放式发展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新发展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来自外部的机遇和来自内部的“成长烦恼”,倒逼台州民营经济来一次时代变革——要以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推动高质量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重申了“两个毫不动摇”的重要论断,首次提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为民营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浙江省第十五次党代会确定了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先行和省域现代化先行“两个先行”的奋斗目标,赋予台州“创建民营经济示范城市”的重大使命,将台州民营经济发展之于全省的标杆性摆到了新的高度,提出了示范先行的更高要求。
在这个伟大的时代,民营经济一定大有可为、大有作为。
“困难不是我们的借口,收缩不是台州的常态,辉煌才是奋进的坐标。”今年市党代会提出,当前,新的周期正在打开,民营经济发展的利好不断积聚,未来五年乃至十年,是台州大有可为的机遇期、重塑优势的战略期、再创辉煌的关键期,台州必须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抢抓窗口、奋起一跃,努力把时代变量、战略势能转化成跨越发展的最大增量,促进民营经济“总体规模、企业矩阵、质量效益”三大蝶变升级,再创民营经济新辉煌。
台州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径
新的征程,号角嘹亮。
新的出发,步履坚定。
以“山的硬气、海的大气、水的灵气、人的和气、拼的豪气”,再创民营经济新辉煌。台州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强力推进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总结实践经验,探索出实现路径——
坚守实业主业,着力壮大实体经济。
坚持“制造之都立业”,全力打造新能源城、新材料城、新医药健康城、未来汽车城、精密制造城等五大产业城,构筑世界级临港产业带,重构民营经济产业布局。培育优质企业梯队,持续推进“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让更多“小身板”变成“大块头”,打造“铺天盖地”“顶天立地”的企业矩阵。推动招大引强、补链强链,带动本地制造业集群化提升。放大台州民营企业“小而活”的优势,培育一批单项冠军企业、隐形冠军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到2025年,力争规上工业产值突破万亿元大关,上市公司数突破100家。
强化创新制胜,着力加快转型升级。
变革创新是台州民营经济的活力之源,是民营企业持续迸发灵性和活力的关键。发挥民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全面加强原始创新、产品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管理创新,努力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项目化建设台州湾科创走廊,联动三江口区块,导入中德科工创新园等资源,构建城市创新轴。统筹推进数字经济“一号工程”2.0版和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2.0版,加快建设“产业大脑+未来工厂”为主体的“泛在智能”新智造体系,推动“台州制造”加快向“台州智造”蝶变升级。大力引育数控机床、光电产业、云智物联、生物制药等“新星”产业,抢占未来产业发展新高地。
深化改革开放,着力拓展更大市场。
要进一步深化民营经济体制机制改革,放大国家级小微金改和民间投资改革的试点红利,加大在市场准入、经营运行、招投标等方面的突破力度,给民营企业发展创造充足市场空间。加快港口开发开放,高水平建设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商综试区、RCEP开放合作示范区等高能级开放平台,为民营企业在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竞争合作搭建舞台。大力支持台州企业境外投资、跨境并购和回归反哺,大力培育本土跨国公司,积极开拓海外市场,让更多“台州制造”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优化营商环境,着力打造最优生态。
要以营商环境重大改革为牵引,聚集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牛鼻子,抓实“十大改革”重头戏,做强九大重点领域改革基本盘,加快形成抓纲带目、一体融合的改革工作机制,持续打响营商环境品牌,迭代跃升营商环境质量。
要持续探索“市场有效+政府有为”的台州模式,以数字政府建设为引领,深入推进营商环境便利化“10+N”行动,系统集成服务企业的“一件事”,切实降低民营经济发展的制度性交易成本。依法保护好民营企业家合法权益,探索建立对各类市场主体实施统一产权保护的制度体系。全面落实好纾困惠企政策,持续推进减税降费行动,不断完善政策工具箱,为民营企业遮风挡雨、保驾护航。积极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推进“政企面对面”恳谈活动,迭代升级关心关爱企业家相关政策,让企业和企业家有更多获得感、荣誉感。
夫战,勇气也。或许未来有乱云飞度的艰难险阻,但台州人更有中流击水的自信从容。在这充满希望的春天,朝着“建设中国民营经济示范城市”的奋进坐标,台州初心如磐再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