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25 11:15:26
企业全流程联办和“一件事”一日办结,网办率达96%以上;探索商事登记“智办”试点,公司登记压缩至5分钟,效率提升95.8%;开展“服务解难题、助企开门红”“助企纾困稳增长”“万名干部助万企”等系列服务活动,累计办结企业诉求1693条,办结率99.30%;率先建立全国首个民营经济司法服务指标体系,设立商事专业“共享法庭”46个……
一串串数据的背后,是我市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有力举措。今年,自全市“实干争先”暨优化营商环境大会召开以来,我市更是成立了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专班,各地各部门迅速反应,推进政策清单、改革清单、需求清单、工作清单“四张清单”,奋力推动台州营商环境从省内第一档迈向全国创一流。
抓稳改革 持续激发市场活力
日前,记者走进台州市行政服务中心“数智大厅”,只见大屏幕实时显示各窗口办事进度,智能算法自主向各综合窗口派发号次,现场秩序井然。
据悉,“数智大厅”系统,是我市营商环境线下大厅无感监测省级项目试点,在全省率先探索涉企服务的监测评估体系。
该系统实现“线上数据+线下大厅数据+外线踏勘”等全覆盖监测,截至目前,累计归集线下行政服务大厅业务数据133万条,政务大厅平均等待时间由9.2分钟缩短至6.5分钟。
台州是吃改革饭长大的。作为数字化改革先行城市,我市持续深化改革提升,开展企业开办便利化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投资项目审批提速行动,“一站式”打造“管家”服务——
设立企业服务区,企业开办、公章刻制、申领发票和税控设备等线上“一表填报”,电子营业执照在企业开办时同步发放,实现“0成本、1环节、半日办结”;推动市县乡三级政务服务中心“一网通办”适应性改造,与上海、江苏、安徽等19个省(市)101个地区开展“跨省通办”合作;实施“证照分离”,推进应用27项准入准营“一件事”、歇业备案“一件事”和投资建设审批“一件事”集成办理,完善施工许可证办理实施三合一承诺书和施工图分类审查制度,不断提升审批效率。
监管并重,构建公平竞争审查和新型行政监管机制。我市发布了全国首个民营经济司法服务指数体系,设立民营经济知识产权“两庭一中心”和商事专业“共享法庭”,打造知识产权纠纷化解平台;在全省率先开发应用行政垄断行为监测系统,上线省市监局“浙江公平在线”,开展破除行政垄断和线上反不正当竞争执法专项行动,营造公平竞争“大环境”。
助企惠企 营造最优“软环境”
3月20日,2023“智汇台州 百校引才”湖南周活动在中南大学启动,这是今年我市“智汇台州 百校引才”的第六站。当天,现场吸引求职者2600余人,达成意向805人,当场签约11人。
这是我市着力破解企业人才瓶颈的一大举措。当前,民营经济正加速回暖,但企业仍面临“倒春寒”的风险。为此,我市重点聚焦订单难拓展、创新难突破、消费难提振、成本难承受“四个难”,开展破题攻坚——
释放政策红利,助力中小微企业恢复发展。
我市出台《关于稳生产拓市场促消费助力“开门红、开门稳”部分政策的实施细则》《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深化企业减负降本的通知》《台州市推动经济稳进提质40条》《台州市服务业纾困帮扶政策50条》等,持续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
一场场政企联动的火热行动迅速在各地掀起。“政企面对面”恳谈、“百展千企”拓市场抢订单促招引、“万名干部助万企”“小微你好”……我市紧扣企业急难愁盼,千方百计助企抢订单拓市场,涉企服务从“政府端菜”转向“企业点菜”。
优化要素供给,营造最优“软环境”。
“土地优供”,强化工业用地规划管控、优化工业用地供应模式、规范工业用地市场建设,通过“土地出让合同+履约监管协议”双合同模式,加强对工业用地开发建设和投入产出的监管。
“金融优供”,上线44家银行机构400余款产品,建立企业金融需求数据库,落实各类手续费“应减则减”“能免则免”;搭建全国首个政府类普惠小微金融应用场景“微绿达”,支持民营小微企业绿色转型。
“资源优供”,全市低压小微企业用电接入落实零上门、零审批、零投资“三零”服务,水、电、气、通讯等相关管线网统一免费接至园区内建设规划红线,实现“真金白银”减负。
开放加力 实现产业链协同发展
3月13日,我市RCEP国家新航线——“台州—日本”直航航线开通。这是大麦屿港继对越南之后的第二条对RCEP国家直航航线,为台州企业搭乘RCEP东风走出去、拓市场提供更多便利。
台州人有向海而生的开放基因,台州民营企业大胆“走出去、引进来”,台州民营经济也以外向型经济为主。近年来,我市以建设RCEP高水平开放合作示范区为契机,打造开放包容的外贸环境。
开通跨境通关快车道。扩大“两步申报”应用范围、深化商品检验模式改革、建成电子口岸制卡点……我市推行开放型经济“五个自由”集成改革,细化100项具体改革任务,缩减审批事项、降低运营成本。推动电子口岸建设,实现各现场7×24小时预约通关。
实现开放平台新突破。台州湾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台州综保区、台州跨境电商综试区、省RCEP高水平开放合作示范区获批。创新发展海外并购台州模式,大力推动企业“走出去”。
搭建物流体系新通道。搭建近洋直航海上大通道,打造义新欧“台州号”组货班列陆上大通道,探索“台州货、台州组、台州出”。
以高水平开放平台是优化营商环境的“点”,促进特色产业链发展则是优化营商环境的“线”。
为打造产业链协同发展,我市加快推进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健康、未来汽车、精密制造等“五大产业城”建设,构建“主导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的现代产业发展体系,围绕产业链招商引资,创新孵化产业链,充分发挥“以点带面、以线带片”的辐射带动作用,实现全市营商环境系统性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