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渐暖,靠“间歇性断食”减肥科学吗?专家提醒—— 断食减肥不可取 需经评估专业指导_台州新闻_浙江信息网 

浙江信息网

新闻门户
欢迎监督
真实温暖丰富的网上浙江!

天气渐暖,靠“间歇性断食”减肥科学吗?专家提醒—— 断食减肥不可取 需经评估专业指导

2023-03-16 14:09:20

上月底,台州入春了。都说“三月不减肥,四月徒伤悲”,眼下,天气渐暖,减重又被安排上日程。

懒得动、没时间动,部分人便采取间歇性断食法来减重。台州医院营养治疗中心主任医师何晓琴解释,间歇性断食法叫时间限制饮食法,这种方法要求一个人只在规定的时间段进食,其余时间严禁吃一切食物,只能进水,“通过减少摄入能量,短时间会达到预期减重目标,但长期执行可能会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并非人人适用。”

断食减肥或对身体造成影响

“近年来,轻断食、生酮饮食、无麸质饮食等饮食方式在青年群体中流行。”何晓琴说,这些特定的饮食方式实施前后需经过专业人士评估、监测。目前,比较常见的间歇性断食法主要“5+2”断食法、“3+1”断食法等。

她介绍,针对一部分年轻人尝试的“168”断食法即每日用餐时间控制在8小时内,其余16个小时内不吃东西。要注意的是,并不意味这8小时里可以暴饮暴食,而是指正常地吃饭,并且连续16小时不进食可能造成低血糖的风险。另外,想要靠间歇性断食法减重的人群,需要将断食时间尽量放在晚上。

“断食减肥法目前仍存在争议,市民不要盲目跟风,以免影响健康。”何晓琴指出,很多人为了追求短时效果,把禁食时间拉长,甚至过午不食。这种极端的减肥方式不仅容易引起低血糖,还不易坚持。“人体一天内摄入的热量过少,容易产生低血糖现象,后果比高血糖还要严重。饥饿还会影响到情绪,容易使人焦躁,严重的会影响睡眠。

此外,禁食时间较长可能对胃肠道消化会产生不良作用。尤其是践行一日两餐的断食法,容易造成过度消耗体内的能量,导致免疫力下降,其远期安全性还不得而知,而且一旦恢复正常饮食,体重也容易反弹。”

并非人人适用,需经评估监测

“超重、肥胖或接近BMI上限,日常饮食过量的成年人可以在营养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科学减重,但偏瘦的人、肌肉量不足的人、营养不良的人不适用。”何晓琴说,另外,未成年人、孕妇、乳母以及包括患有肠胃疾病、高血压、心脏病等人群,需慎用间歇性断食法。

“间歇性断食法只能针对特定人群,并需要在专业人员的指导和监测下操作。如果没有科学的计划和监测评估,很难从断食中真正获益。而且如果不能持续坚持,一旦恢复到以往的饮食习惯,那么之前的代谢问题还是会出现。”她说,市民在生活中,每顿饭间隔4-6小时比较科学,也可以让血糖处于安全范围内,对于血糖不稳定、胃肠功能不佳的人群都比较友好。三餐定时,荤素搭配,也有助于身体蛋白质的合成,避免肌肉丢失。

另外,结合日常门诊来看,她发现,如果不能长期坚持间歇性断食法,很可能产生“报复性进食”。想要在饮食方面调整以达到减重目的,需要建立科学的饮食方式,在现有的饮食结构上进行调整,纠正不良的饮食习惯,比如减油、减盐、减少一日摄入的总能量。

总之,她建议,市民不要贸然采取间歇性断食法,如果想要减肥,还是需要“吃动平衡”,也就是“管住嘴、迈开腿”,保证每天摄入的热卡和每天体能消耗的能量维持平衡,再搭配运动来减轻体重。另外,减肥前,一定要前往正规的营养门诊做详细的身体检查,掌握自身身体状况,避免擅自采取的减重方法让身体健康受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