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15 10:45:51
近日,网上流传一则“一女子自称为了净化海水,往海南乐东黎族自治县莺歌海镇亲水广场附近海里扔了多个装有不明液体塑料瓶”的消息引发社会关注。后经第三方技术部门对其塑料瓶内液体样本进行鉴定,主要成分符合蜂蜜性状,无毒无害。鉴于其随意向海中丢弃塑料瓶,相关部门已对她进行了教育训诫。(见1月10日新浪新闻中心)
上述这位女子,“自称为了净化海水”,其实则是向海里乱扔废弃物的一种借口。殊不知,这种向海里乱扔塑料瓶的做法,本身就是一种很不文明的行为,更何况这种举动还会损害当地的海洋生态环境。
或许,在这位女子看来,海洋本身就是一个“天然垃圾场”,扔几个甚至一袋塑料瓶又算得了什么。问题在于,如果大家都存在这般思维定势,那么,在你扔我丢里,海洋又怎能承受得起这般折腾,海洋生态环境又怎么得到合理保护?而今,海洋污染日益严重,从媒体曝光“死去的鲸鱼、海龟、海鸟胃里有大量塑料垃圾”的事实看,足见塑料垃圾的危害已然到了何等无以复加的程度。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固然需要有世界视野,并实施国家干预、国际联手策略,但同时也需要强化“人人有责,个个参与”的意识,自觉从“我不扔,我不丢;我看见,我阻止;我发现,我打捞”做起。
如果说,从“我不扔,我不丢;我看见,我阻止;我发现,我打捞”做起,就是一种有良心发现之举的话,那么,这样的理念和行为无疑是值得点赞和倡导的。我读报时看到一则暖心小故事,财经作家吴晓波写道:“我到各地去跟企业家会面,他们基本不会喝酒店里的酒,而是自己买来茅台酒喝。喝完以后,他们就把酒瓶敲个小缺口,再拿回家里去。我第一次看到时还挺震惊的,问为什么,他们说不能让别人拿去卖假酒。”(见《茅台传》一书,2024年1月中信出版集团出版)或许,人们会追问:别人拿走包装去卖假酒,跟消费者有什么关系呢?在笔者看来,这既是消费者主动维护品牌的行为,又何以不是消费者维护自身利益的做法?否则,今天你不“把酒瓶敲个小缺口”将其报废了,一旦流到了卖假酒的人手里,那么,谁又能保证你明天喝的茅台酒不会是假酒甚至就是用你喝过的茅台酒瓶装的假酒呢?
“把酒瓶敲个小缺口”,说到底,干的就是一件良心活。什么是“良心”?良心就是被现实社会普遍认可并被自己所认同的行为规范和价值标准。知晓良心,并不等同于就一定有良心发现。有的人之所以很少有良心发现,或者说,良心潜能得不到最大限度的开发,就在于他看顾的只是自己眼皮底下的狭隘利益,缺失人应有的利他思维和群体理念,因而才会干出丢失良心以至于昧着良心、损人不利己的事来。上述正反两例,恰恰诠释了转恶为善、转迷为悟、转凡成圣而有良心发现的重要作用。
想起都市情感剧《嘿,老头!》中,女主角有段“人要长大三次”的台词,颇耐人寻味:“第一次长大是在发现自己不是世界中心的时候;第二次长大是发现即使再怎么努力,终究还是有些事令人无能为力的时候;第三次长大是明知道有些事可能会无能为力,但还是会尽力争取的时候。”是否可以这样说呢?人的“三次长大”,伴随着良心的发现,是一个逐步摆脱以自我为中心而心智逐渐成熟的过程。而是否有良心发现,是否心智成熟,关键看能否摆正位置认识自己、强化换位帮助别人、提高站位努力改变世界。
有良心发现,有时只是举手之劳,贵在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一件件小事做起。就比如家里用完的电池,要及时送往专门的收购点或投入附近明确标示的垃圾桶,以免污染环境;再比如,在公共场所打手机、看视频不能“大声喧哗”,以免打扰周围人群;又比如,碰到路上有老人跌倒,不要担心被讹诈而主动施以援手,以免老人惨遭不测,等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或许个人的力量非常微弱,但当人人都加入到有良心发现的行列中时,我们终究看到:这个世界正变得越来越暖心、可爱、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