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20 10:03:13
金秋十月稻花香。新昌县沙溪镇下蔡岙村里,“共富稻田”放眼望去仿佛一片金色的海洋。10月15日上午,沙溪镇2023年度农民丰收节系列活动在这里拉开序幕,启丰收、祭丰收、乐丰收、赛丰收、绘丰收等活动接连登场,“稻+”田园综合体又迎来一年最美“丰”景。
低产变丰产
“稻”花飘香又一年
下蔡岙村是钦寸水库源头村,因为海拔高、昼夜温差大、光照时间长等特色优势,这里产出的大米颗粒饱满、色泽光洁、口感香甜,最高曾卖到60元一公斤。然而,村里年轻人大都外出务工,村里田地多已抛荒。直到2022年,沙溪镇与浙江钦寸水库有限公司、下蔡岙村开展“国企+村集体+农户”产业化发展合作,下蔡岙村抛荒和非粮化基本农田才成为“共富稻”生长的沃土。
稻花飘香又一年。下蔡岙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主任毛增岳给记者算了一笔账:通过与新昌钦寸实业有限公司合作种植200多亩“共富稻田”,扣除土地流转、人工养护等成本,该村村集体可以增收60万元左右。“随着新昌县公共服务集团和新昌钦寸实业有限公司农特产品销售战略合作协议的签订,我们村里的‘共富米’不愁卖了。”毛增岳笑着说。
“今年水发集团与钦寸水库共同出资成立了新昌钦寸实业有限公司,与新昌县沙溪强村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及上、下蔡岙村经济合作社开展合作,开展非农化、非粮化的‘两非整治’,累计流转土地415亩。”新昌县水资源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水发集团)、浙江钦寸水库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俞超群介绍,他们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种植纯天然、无污染绿色稻谷,预计今年大米产量在8.5万公斤以上。
山区变景区
致富有“稻”更精彩
风吹稻浪,送来丰收的喜悦。镇、村、企深度合作发展机制,不但有效推进了源头村庄生态环境治理与修复,优化流域生态系统,保障水库源头水质干净安全,同时也进一步推动了村级经济的发展。
在稻田体验割稻,到泥鳅养殖基地捉泥鳅,去钦寸源大食堂吃上一顿土菜,徒步三井龙潭一赏大自然鬼斧神工的美景……秋日里,游客的欢声笑语响彻村子的各个角落。
今年初以来,沙溪镇以农文旅深度融合为切口,突出自然优势,联动国企资源,推动下蔡岙及周边村蝶变,培育“农户种植+集体流转+国企销售”产供销体系,并深入挖掘农耕文化,配套建设农产品加工厂、养殖培育中心、农事体验基地等项目,着力推动特色农业提质升级。下蔡岙村配套建设的三井龙潭连接线、钦寸源头广场、元宝山环线、钦寸源大食堂等项目先后竣工投用, “稻+”田园综合体逐步充盈。
国企助力村发展。10月15日,“钦寸源”品牌正式发布,除了品牌揭幕,还有集游客接待与碾米年糕加工参观于一体的钦寸源大食堂以及集合了众多统战人士力量的同心共富基地完成授牌。
“通过建立镇、村、企深度合作发展机制,下一步我们将探索‘农业农村+文旅融合+水域经济’的发展路径,多措并举推动‘钦寸源’品牌建设,让水源地生态保护和共富增收模式再升级。”俞超群表示。
单兵变抱团
四味沙溪四季有“趣”
一花独放不是春,活动中,沙溪镇现场颁布“扶粮惠农”政策,奖补共进,盘活沙溪全域范围内抛荒地,进一步释放“稻”活力,推动各类农业主体做大做强,推动规模化种植与现代化发展。
不只农业。沙溪镇地处新昌东大门,是联甬桥头堡,坐拥丰富山水文化资源。如何把本地的绿水青山与甬绍的人口、产业、资源等优势转变为沙溪的发展优势?今年初以来,沙溪镇瞄准资源盘活、产业培育,将全镇10个行政村划分为集镇、董村、真唐、蔡峰四大特色片区,在集镇片区体验烟火的味道,打造一个有心跳的地方;在董村片区追寻激情的味道,打造一个有阳光的地方;在真唐片区邂逅甜蜜的味道,打造一个有风的地方;在蔡峰片区唤醒时光的味道,打造一个有香气的地方。通过片区化党建联建模式串联区域发展合力,强化各村产业联结,从而推进全域建强。
“我们坚持以‘沙溪红’党建品牌为引领,通过片区化党建联建模式串联区域发展合力,以打造四味沙溪、四季有‘趣’的农文旅深度融合新名片为目标,打通美丽转换堵点,打造消薄提低沙溪模式,全力创建‘动静相宜、吃喝玩乐、运动休闲’的康旅小镇。”沙溪镇党委书记陈武介绍,沙溪将进一步发挥党建引领优势,谋好“品质沙溪”产业发展道路,讲好“四味沙溪”突围出圈故事。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沙溪镇游客接待量同比增长60%,助农增收超100万元。截至9月底,该镇50%的行政村经营性收入超80万元,30%的行政村超1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