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粒“丰满”的稻谷决定一碗好酒的口感 “种”出来的好酒_绍兴新闻_浙江网 

浙江网

新闻门户
欢迎监督
真实温暖丰富的网上浙江!

一粒“丰满”的稻谷决定一碗好酒的口感 “种”出来的好酒

2023-09-06 10:23:33

好酒是酿出来的,更是“种”出来的。早在2000年1月31日,绍兴黄酒就被认定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成为我国首批原产地保护产品。作为“黄酒之都”的绍兴,要不断提升酒的品质,首先就要答好酿酒原料品质提升与创新这道题。

  在此次金点子征集活动中,不少黄酒业内人士对酿酒原料颇为关注。有专家提出,糯稻种植田可以说是黄酒生产的“第一车间”,糯稻品质直接影响发酵过程,因此一粒“丰满”的稻谷决定一碗好酒的口感,培育优质高产的糯稻新品种对高品质黄酒酿制有着决定性作用。

  市农科院糯稻研究所所长宋幼良已经与“糯稻”打了13年交道,他认为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原料是保证黄酒品质的第一环节,育种则是保证糯稻优质的必要条件,通过近五年在绍兴、海南的穿梭育种,新的糯稻品种已基本稳定下来,平均亩产量可以提升5%左右,今年已经有第一批农户开始试种。

  优质的糯米、清冽的鉴湖水以及独特的酿制技艺,是绍兴黄酒的“三大法宝”。近年来,为抓好源头品种,市农科院联合省农科院、浙江大学等开展绍兴黄酒专用糯稻联合攻关,有针对性地杂交配组选育适宜本地种植的糯稻,目前已成功选育出4个优质糯稻品系,较上一代在品质方面有很大提升,不少农户看到成果后纷纷加入试种队伍。

  绍兴市银龙农场正是其中之一,今年他们与绍兴黄酒集团签约,种植1000多亩“绍糯9714”。农场负责人金银燕表示,过去绍兴不少酒企的黄酒原料长期从外地购进,作为首批试种基地,希望可以加快推进绍兴本土糯稻品种种植,用“绍兴糯”酿绍兴酒。

  前不久,古越龙山新出了一款以绍兴本地糯米为原料的“越糯绍兴酒”,采用传统手工技艺酿制,经诸暨陶坛陈化存储,产品一上市就获得中国酒业协会颁发的“青酌奖”。

  “抓品质,一定要先抓源头。”国家级黄酒资深评酒委员、古越龙山绍兴酒股份公司质量技术部部长钱斌认为,“适宜的糯稻能有效提升黄酒品质,对绍兴黄酒地理标志的原产地溯源有重要意义,对整个绍兴黄酒产业发展影响深远,而提升本地糯稻新品种,推广试种面积,将有效解决绍兴黄酒产业化链条前端的原料供应问题,同时也能提升黄酒的品质附加值。

  一位四川白酒行业从业人员提到,当前不少白酒企业正在不断加码酿酒原粮业务,以便竞夺优质白酒产能。对绍兴黄酒来说,更要不断扩大糯稻种植面积,鼓励酒企与种植大户合作,让良种繁育与品种研发同步发力,加快推动糯稻种植向专业化、标准化和规模化发展,鼓励本地企业采用原产地糯稻酿原产地黄酒,实现“种酿合一”,从而在源头上提升黄酒的品质和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