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虞金石碑刻集》首发 抢救三国至民国时期碑刻329通_绍兴新闻_浙江网 

浙江网

新闻门户
欢迎监督
真实温暖丰富的网上浙江!

《上虞金石碑刻集》首发 抢救三国至民国时期碑刻329通

2023-07-28 12:30:42

7月27日上午,由市文史研究馆、上虞区委宣传部等联合举办的《上虞金石碑刻集》首发式暨金石文化研讨会在上虞区丁宅乡的上虞碑帖馆举行。当天首发的《上虞金石碑刻集》,收录三国至民国时期上虞区民间收藏和野外散落的碑碣、摩崖刻石、墓志铭等329通,涉及官府告示、乡规民约、墓碑墓志等。

  据介绍,建筑面积500余平方米的上虞碑帖馆,收集散落在虞舜大地自晋唐至民国的名人记事、墓志碑记、庙堂题记、告示禁示等近100件。展品以原碑陈列、仿制碑刻、拓片展示等多种形式呈现,成为丁宅乡研学游火爆的“助推器”。

  源远流长的曹娥江孕育了上虞的灿烂文明,留存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其中,金石碑刻作为传统文化遗产的重要代表,内容丰富,数量繁多,不仅以独特的载体形式保存了大量的书法作品,也为研究上虞历代的政治、经济、文化、民俗提供了珍贵的文物史料,成为一种永恒的文化记忆。然而,随着时间流逝,金石碑刻受风雨侵蚀,很多文字已无法辨认,有的遭到严重损毁,有的被人用来铺路、当盖板,或被丢弃在田间地头,如不及时抢救保护,将遭受无法弥补的损失。

  近年来,上虞区委党史研究室和广大文史工作者坚持发挥文史“存史、资政、团结、育人”功能,不忘初心、不负重托、艰苦奋斗、守正创新,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深厚的人文情怀投入到文史资料抢救、挖掘、研究、编纂第一线,陆续出版了明万历《新修上虞县志》、清光绪《上虞县志校续》等多部体现上虞文化脉络、历史影响深远的文史著作,为上虞文史工作高质量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早在2018年下半年,为留住“石头上的志书”,也为编修《上虞区志》等需要,上虞史志研究室借助社会力量,委托碑刻专业人士方仲元收集拓片,启动编纂《上虞金石碑刻集》。

  《上虞金石碑刻集》填补了历代地方志书的人物生卒年月、事迹行状和地名等的缺漏,是为补史。如三国吴《萧二将祠堂记》载于清光绪《上虞县志校续》,但文字缺漏很多,这次在抢救金石碑刻中,补充了缺失文字,使之归于完整。2011年编修的《上虞谢氏宗谱——东山谢氏盖东谢塘支》记载著名电影导演谢晋祖父为谢佐清,谢佐清卒年不详,新发现的谢佐清墓志铭补充了谢佐清的生卒年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