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走出去”,在供应链产业链重塑中保持领先地位 轻纺城,“布”全球_绍兴新闻_浙江信息网 

浙江信息网

新闻门户
欢迎监督
真实温暖丰富的网上浙江!

加速“走出去”,在供应链产业链重塑中保持领先地位 轻纺城,“布”全球

2023-07-17 09:50:51

 “全球各地的面料市场都能看到柯桥人的身影!”近日,刚带队结束12天5国海外市场考察之旅的中国轻纺城海促会秘书长韩俊感叹不已。

  在全球经济疲软、外贸订单萎缩的当下,中国轻纺城加速“走出去”,从“等订单到跑订单”,从“走展会到走市场”,靠一脉传承的闯劲、韧劲,在全球市场“掰手腕”。

  数据显示,今年1-5月,柯桥全区出口589.26亿元,同比增长20.3%,其中纺织品出口占出口总额的75.1%,在承压前行下画出上扬曲线。

  不断提高对内对外开放水平是“八八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今年初,浙江提出实施“地瓜经济”提能升级“一号开放工程”,鼓励企业像地瓜藤蔓一样伸向四面八方,滋养根茎发展,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打造高能级开放之省。

  上世纪80年代以来,柯桥区深耕纺织业,从摇着船橹的“水上布市”,到大胆开辟“马路市场”,再到建设“国际纺都”,贸易覆盖全球19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每年1/4的面料在此交易。近日,记者深入走访“国际纺都”柯桥区,感受新发展格局下纺织企业的韧劲和活力。

  坐不住,纺企急什么

  “坐不住、等不起,一刻都不敢放松。”这是记者在采访中,听纺企老总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7月2日,2023秋季法国巴黎国际纺织面料暨服装服饰采购展举行,浙江汇明提花织造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钱逍敏亲自带队参展,其间还逐一拜访了西班牙、英国等国的老客户。这已是今年汇明提花公司第二次到法国参展。“老客户都见了一遍,新客户也认识了不少。”钱逍敏说,竞争加剧的大环境下,必须更多“走出去”,提高“捕捉”客户的能力。

  越来越多的企业甚至已经不满足于参加展会,而是开始深耕市场。韩俊的小型海外市场考察团每次推出,名额都供不应求。上个月,他带领15家企业负责人先后考察了埃及、约旦、摩洛哥、阿联酋、菲律宾等5个国家,深入当地看市场,并拜访进口商和品牌商。

  “团队里都是三四十岁的年轻人,他们出国不只是为了抢订单,更为迫切的是想要了解各国市场变化、产业发展情况、政策导向等,为开拓新市场做准备。”韩俊说,像这样的考察团,今年他已组织了4次,65家企业参与,行程覆盖东南亚、中亚、中东、北非等新兴市场。

  今年,“走出去”成了柯桥纺织企业的头等大事。记者从柯桥区公安分局出入境管理大队了解到,今年上半年,出入境窗口办证20899人次,同比增长9倍多,已恢复到2019年的76%。

  柯桥纺织企业在急什么?

  “大家都感受到了压力。”韩俊告诉记者,当前全球供应链产业链正在经历深度调整,柯桥纺织产业面临巨大压力:一方面,全球主要经济体增速放缓,外需不振;另一方面,纺织业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正加速向人力成本更低的国内中西部地区、国外东南亚地区转移。

  大变局中也蕴藏着大机遇。柯桥纺织企业绝不困守围城,纷纷主动走出“舒适圈”,以更高程度的“走出去”应对新趋势。

  “形势比较艰难,但我们有信心。”绍兴盛纺进出口有限公司总经理盛谡说。今年春节,他顾不上走亲访友,赶赴南美洲,28天内拜访了40余位客户。“南美市场已非常稳定,我们正在着手开拓其他海外市场。”

  藤蔓延,不只是“搬家”

  大变局下如要塑造新优势,需要转赛道、换打法。

  柯桥区柯岩街道镜水路西侧,浙江布创纺织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集团总部——占地35亩的布创云造棉产业链项目,今年二季度已实现投产。

  这两年,布创集团投资不断,除了这个总投资10亿元的大项目,去年投资1亿元在新疆建成配套的纺纱厂、织布厂,并启动印染厂建设。在公司总经理钱水江的规划中,布创集团将以柯桥为总部,在外地布局工厂和研发中心,形成“研、纺、织、印、销”完整产业链。

  浙江米娜纺织有限公司更早将产业链向外布局。早在2011年,在比较考察了40多个国家的投资贸易环境后,米娜纺织选定非洲的埃塞俄比亚,收购了当地一家纺纱织造厂,2014年又投资建设了一家印染厂。如今,该印染厂面料日产量达20万米,产品不仅面向当地和周边国家,还销往土耳其、意大利等国。

  增加对外投资、丰富产业链布局,越来越多柯桥纺织企业走上这条路。“柯桥纺织业正在逐渐失去从前最具竞争力的价格优势,企业必须顺势而为,在全球供应链产业链重塑中寻求国际合作,产生竞争新优势。”韩俊说。

  藤蔓向四面八方延伸,不是简单的“搬家”,而是分工调整和升级。柯桥区未雨绸缪、厚积薄发,多年来持续推动纺织产业从低端向更有竞争力、具备高附加值的中高端产品转变。

  “今年可以说是比拼转型成果的一年。”钱逍敏说,依托研发创新,汇明提花得以跳出价格战泥淖,走产品差异化路线,研发的双层起泡布、提花四面弹、提花双面呢等新产品,一直受到诸多知名品牌青睐。

  近年来,汇明提花组建了一支10余人的研发团队,并与国内外多家院校、时尚机构形成战略合作,联合建立研发中心,每年推出近2500款原创新品,构建起多元化产品结构体系。同时,公司还持续深入探索工艺和原料创新,计划将70%左右的原材料逐步用再生循环材料替代。

  还有企业将目光放在渠道上。浙江丝棠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是柯桥区跨境电商行业的龙头企业,近年来投资11.1亿元建设丝棠时尚软装产业基地项目,从传统的B2B(企业到企业)转向F2C(工厂到消费者),形成“柯桥出发、全国领先、全球售卖”的软装产业供应链。项目一期预计今年10月投入使用,全部投产后,预计年生产成品软装饰件1000万件,年收入5亿元。

  再争先,少不了“帮衬”

  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离不开政府的帮扶和服务。

  今年,在柯桥区钱清街道柯桥铁路口岸,几乎每周都会有一列中欧班列“柯桥号”满载着绍兴的出口货物,驶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全年力争开行50列。

  中欧班列“柯桥号”为柯桥纺织企业开辟了一条通往欧亚大陆的陆路“直通车”。“以往都是公路、铁路、海路轮番上,一趟要转好几转,还得排队,如今自家门口就能直接报关,发货速度快了,成本更低了。”产品以外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主的绍兴柯桥大禾然针纺织品有限公司总经理蒋开春说。

  产业藤蔓要快速延伸,强大的物流体系不可或缺。柯桥区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柯桥区积极探索新的国际贸易货运渠道,推进中欧班列“柯桥号”、轻纺数字物流港、曹娥江货运码头建设,还计划推进保税物流中心(B型)申建,构建多式联运的现代物流体系。

  针对企业“出海”需求,柯桥区积极响应全省“千团万企拓市场抢订单”行动,组织开展“丝路柯桥·布满全球”活动,深化“专业展会+专业市场”“龙头展+产业展”模式。截至目前,已举办韩国首尔、意大利、马来西亚等多场海外巡回展和国内展,组织600余家次柯桥企业组团参加境内外展会18场次。

  以优化营商环境为指引,柯桥区还出台了外商管理服务实施意见,不定期举办外商集市、走进外商社区等经贸对接活动,让外商的前沿效应、蝴蝶效应和集聚效应持续显现。同时,以更大力度推动中国轻纺城兴商隆市,深化“水韵纺都”建设提升市场硬件配套,加快培育特色专营区,重塑实体市场优势。

  数据显示,今年1-6月,中国轻纺城市场群实现成交额1355.96亿元,同比增长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