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12 09:43:29
绍兴市总工会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
当好职工“娘家人”
开栏的话:绍兴市工会系统牢牢把握“枫桥经验”内涵,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致力于满足职工合理需求,解决职工与企业、职工与职工之间的矛盾。为展示企业、镇街、县、市四级工会同频共振,在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上锐意进取、大胆实践,本报今起推出《“枫桥经验”工会实践》栏目。
一边是工伤十级,急于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劳动者,一边是认为已经超过工伤赔偿诉讼时效,应由第三方承担赔偿的企业。日前,这起“剑拔弩张”的劳动纠纷案件,经过绍兴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会工作室特邀调解员和法官2个多小时的耐心疏导,成功在庭前化解,当事人顺利拿到92000元工伤赔偿。
据悉,此次调解是绍兴“法院+工会”模式的又一次有效实践,也是绍兴市总工会积极回应广大职工的诉求和关切,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在驻工会纪检监察组指导下,绍兴市总工会充分发挥工会系统在化解矛盾、促进和谐、参与社会治理等方面的主动性、创造性,用务实的举措当好职工的“娘家人”。
通过下探工作触角、延伸调解工作机制,市总工会最大限度地将劳动人事争议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市总工会不仅在市中级法院设立工会工作室,还推动区、县(市)总工会与当地法院联合建立调解平台,常年派驻律师轮流坐堂,参与法院劳动争议案件调解工作。此外,市总工会还抓住集体协商这一“牛鼻子”,在区域性、工会行业性工会和企业工会广泛开展集体协商,去年全市已建工会重点企业单独签订集体合同1053份,覆盖企业1338家,覆盖职工20.6万人。坚持开展“送法进企业”行动,今年初以来已开展“遵法守法,携手筑梦”法律公益服务72场,为企业劳动用工作法律体检419家。
把职工权益落到实处,是市总工会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结出的硕果。市总工会依托工会职工服务平台等,建立健全劳动争议调解中心(工作室),6个区、县(市)总工会全部入驻矛调中心,促进劳动争议多元化解一体化运行,做到劳动争议化解“有家”;加强由劳动信息员、劳动法律监督员、专职集体协商指导员、法律援助律师组成的工会法律队伍建设,做到职工维权“有人”;帮助指导职工与企业或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签订劳动合同,对侵犯职工合法权益的行为进行监督调查,做到职工权益保障“有门”。
同时,市总工会还实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温暖行动,今年投入120万元向2万名新业态劳动者、新入会会员赠送职工医疗互助保障;推进户外职工爱心驿站建设,目前已申报省级以上站点14家,完成市级20家“品质站”和90家“标准站”授牌;优化职工疗休养政策,重点组织技术工人、普通一线职工等参与疗休养等,全方位提升职工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