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越城区聚力“千万工程” 推进城乡融合发展_绍兴新闻_浙江网 

浙江网

新闻门户
欢迎监督
真实温暖丰富的网上浙江!

绍兴越城区聚力“千万工程” 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2023-07-04 10:50:40

城镇一头连着城市,一头连着乡村,是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节点,也是“千万工程”深化提升的重要内容。城镇环境是否宜居、产业是否兴旺、设施是否完备,与生活在这里的每一个人息息相关。

  2023年是浙江省“千万工程”实施二十周年。多年来,越城区全面落实省、市、区委相关部署要求,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高站位谋划、高标准推进、高质量发展,通过开展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推进城乡风貌整治提升行动、启动美丽城镇省级样板建设等一系列举措,协调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新型城镇化战略,聚力打造欣欣向荣、美美与共的美丽城镇新面貌,让群众充分感受到“惠从党来”。

  规划引领彰显特色

  规划引领、立足长远,因地制宜、突出特色,高标推进、打造精品,是越城区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推进“千万工程”的三个有力抓手。

  2020年,绍兴市召开美丽城镇建设工作会议,出台市级美丽城镇建设三年行动方案。越城区立即响应,组建美丽城镇建设专班,科学统筹区、镇、村联动发力,进一步集中资源和力量攻坚,将各类专项规划统筹纳入美丽城镇建设整体规划;出台《越城区美丽城镇建设方案暨“一镇一方案”》及6个省级样板培育行动方案,明确了美丽城镇的建设主题、总体要求、建设布局、建设时序及原则性、指导性、约束性等标准。

  高起点、高站位、高标准、高融合、强落地的“四高一强”原则,贯穿方案编制全过程。为提升规划编制质量,越城区建立首席设计师+驻镇规划师的“双师模式”,通过现场走访,提出建议,全方位、全过程、全周期指导各镇街,累计开展技术指导50余次。在专家和智囊的支持下,东浦街道、皋埠街道的方案被评为省级优秀方案,斗门街道、孙端街道、沥海街道和富盛镇的方案被评为市级优秀方案。

  一个个美丽城镇就像一颗颗闪耀的明珠,各有所长,各有特色。为了充分发挥各镇街自身优势,越城区精准定位,深入谋划,从镇街区位、产业特色、文化底蕴、资源禀赋等多方面考量,引导形成“一镇一品”“一镇一特色”。

  如斗门街道,工业基础雄厚,围绕抓项目、增后劲、兴产业,整治低散乱、搭建主平台、培育新业态,着力打造“工业强镇”;孙端街道,依托“农田广阔、越城大粮仓”的农业资源,突出一产、三产,兼顾二产升级,构建以生态农业为核心的“农业大花园”;富盛镇挖掘文旅特色,投资创建托斯卡纳风情园、诸葛仙山景区等多个特色景点,全方位、多层次打造“绍兴市区后花园”……每个镇街,都有其不同的发展侧重点,都焕发出不同的魅力,形成了“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美丽城镇发展格局。

  2020年-2022年,越城区共有8个镇街开展美丽城镇建设。目前,东浦街道、孙端街道、斗门街道、富盛镇成功创建省级样板,其余几个镇街也已成功创建基本达标镇。

  项目为王强化动能

  斗门街道标识性地标建设项目、斗门老街保护利用项目、三江所城环境整治提升项目、农村生活污水终端改造工程……连日来,越城区斗门街道各处一片忙碌景象。今年初以来,街道已开工9个项目,涵盖公共服务、人文环境、基础设施等各个方面。“为了使项目尽快落地完工,大家都不敢松懈。”街道相关负责人说。

  斗门街道繁忙的建设景象,是当前越城区城市活力的一个缩影。如今走在越城的大街小巷,时常能看到工人们忙碌的身影。随之而来的,是宽阔平整的街道、郁郁葱葱的绿化、精致美观的景观小品、整洁有序的小区环境。

  近年来,越城区坚持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不断增强城乡建设发展动能。据统计,2020年-2022年,越城区累计完成五大类建设项目378个、投资392亿元。高水平的规划编制,最终都要落实到一个个具体项目中。如何保证项目高效、精准落地?越城区实施“任务项目化、问题清单化、工作责任化”的工作方式,对照省评价办法的共性指标和个性指标,逐一梳理“工作清单”“问题清单”和“亮点清单”三张清单,并建立销号机制,完成一项销号一项,日提醒、周进展、月通报,搭建比拼平台,倒逼工作落实。

  项目推进过程中,难免遇到难点堵点,区建设局定期组织人员进行实地调研、走访,了解存在的问题,通过周例会、专题协调会等形式,切实协调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涉及的资金、土地保障、项目库调整等一系列问题,有力保障建设项目有序推进。

  打好人、地、钱等要素保障组合拳,实现政策重点聚焦、资源重点倾斜、要素重点保障,也是推进项目落地的重要支撑。越城区在全市率先确定了美丽城镇建设资金保障政策,在区级层面实行梯级奖补,在保证每个省级样板有9000万元的资金支持的基础上,将省、市奖补资金全额给予省级样板镇街,最大限度发挥财政资金投入拉动作用。截至目前,全区累计投入美丽城镇建设资金475亿元,大大提升了项目落地的底气。

  此外,为助力相关人员拓展思维、创新理念、提升素养,区建设局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形式,组织相关创建镇街赴嘉兴、湖州等周边地区的样板镇街学习考察,多次召开全区美丽城镇建设专题培训会并积极组织工作人员参加省美丽城镇办组织的每周“美丽讲堂”活动和全省美丽城镇建设专题培训班,2020年至今,共组织和参加培训50多期,培训人数近千人次。

  据介绍,越城区新一轮现代化美丽城镇建设初步计划安排实施项目约60个,计划完成投资177亿元以上。其中,2023年项目计划总投资83亿元,累计完成投资52亿元。截至目前,全区2023年项目已开工44个,平均开工率73.33%。其中今年样板创建镇街项目28个,平均开工率85.71%。

  以人为本共建共享

  “千万工程”的实质,是要聚焦人民群众急难愁盼,在实现城乡“大美”的同时,切实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近年来,越城区始终坚持利民为本理念,重民生、提品质,打造镇村生活圈,着重聚焦设施提升、服务增效、生活提质,不断优化基层治理水平。

  打造高品质环境,让老百姓享受高质量生活,才能靠优美生态和宜居环境吸引人、留住人。为此,越城区加快推进城乡风貌整治提升行动,打造更有品质的生活空间、更有活力的美丽产业、更具颜值魅力的城乡风貌格局。目前累计申报创建6个城乡风貌样板区,项目总投资14.49亿元;其中,越子城传统风貌样板区、迎恩门风情水街特色产业样板区已完成建设,越子城传统风貌样板区列入首批共富基本单元样板区并挂牌“新时代富春山居图城市样板区”。

  在迎恩门风情水街,台门院落、一河一街,原汁原味的运河文化和水街风情在这里展现得淋漓尽致。而在越子城传统风貌样板区,青石板、红灯笼,古城韵味满满,千年古城的兴衰变迁让人心向往之。

  走进东浦街道新建成不久的邻里中心,占地400多平方米的空间内被划分为多个功能区域,可为全街道居民提供较为完备的医疗、健康、文体、教育等基本公共服务,形成“15分钟生活圈”,让居民就近享受到就医、学习、休闲、娱乐等一站式生活体验。

  近年来,越城区以编制城镇社区建设专项规划为契机,对17个镇街108个城市社区的公共服务设施进行专项“体检”,对各层级闲置资源进行摸排,结合5分钟、15分钟生活圈建设要求,制订近期到2025年、远期到2035年的社区单元建设计划。截至目前,已累计已完成29个省级、11个市级未来社区申报创建,2个省级未来社区验收。

  “矩阵化”智治平台、“契约化”共建平台、“集成化”融合平台……城乡风貌越变越好,基层治理能力提升,更是激发了美丽城镇建设的内生动力。随着数字化浪潮的袭来,美丽城镇建设也插上了“数字化翅膀”。依托众多的治理平台,基层矛盾、事项得以及时反馈上报、及时解决,风险事项得以事先预警、提前研判。

  巧织城镇新画卷,美若百花次第开。从建设到管理,从“面子”到“里子”,目之所及,城市环境更美了,空气更清新了,街道更干净了,群众生活更加幸福了。下阶段,越城区将按照既定目标,全面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统筹抓好城镇环境、功能完善、基层治理,推动居民生活品质再上新台阶,加快绘就“千村引领、万村振兴、全域共富、城乡和美”的“千万工程”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