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大服务圈子 缩小跑腿半径 高质量打造环评审批全周期生态链_绍兴新闻_浙江信息网 

浙江信息网

新闻门户
欢迎监督
真实温暖丰富的网上浙江!

画大服务圈子 缩小跑腿半径 高质量打造环评审批全周期生态链

2023-06-20 11:18:16

 为深入推进营商环境优化升级“一号改革工程”,今年5月,市生态环境局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环保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及其系列配套政策体系。今起,本报开设专栏,逐一解读政策内容,展现各地环保服务高质量发展的举措和成效。

  ■ 记者 裘 玮

  本报讯 我市环评审批工作正在从“我为企业批”到“企业需要我怎么批”的增值服务转化。根据今年VOCs(挥发性有机物)指标保障情况来看,市生态环境局越城分局将50吨左右的VOCs排放指标用于保障比亚迪半导体等9个重大项目的安全落地,而这50吨指标的来源,则是早前关停退出的绍兴龙山氨纶有限公司。“在项目投产前帮企业落实好废水、危废处置去向、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和削减平衡方案,是我们优化环评审批前置的一项具体举措,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企业后顾之忧。”该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近年来,绍兴受到一大批省市重点项目青睐。环评审批作为项目落地前的“硬杠子”,其办理工作是企业绕不开的政务事项。为此,市生态环境局专门就环评审批工作进行多轮改革。今年3月,市环保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专班聚焦产业集群发展等新特征新要求,发布《绍兴市产业园区“规划环评+项目环评”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致力于构建环评审批前置服务、跟踪服务和事中事后闭环监管的全周期“生态链”。

  记者从专班了解到,《实施方案》中,除上述优化环评审批前置举措外,亮点主要体现在两大方面。一方面是进一步扩大改革实施区域。此次改革范围为绍兴市域范围内的各类开发区(园区)、产业集聚区、新城、特色小镇。专班有关负责人介绍,对于定位清晰、无明显结构环境问题且依法开展规划环评(区域环评)、环境质量符合考核要求的改革区域,实施“规划环评+项目环评”改革。这意味着,在改革区域内符合环境准入要求的企业,我市会开展规划环评和项目环评联动服务,根据规划环评结论和审查意见,两者共享环境现状、污染源调查等资料,真正减少了项目环评的手续内容。

  另一方面是,今年起我市将推广实施“两证”同发、多评集成、打捆审批和绿岛治理。所谓“‘两证’同发”,即推进环评审批和排污许可证融合改革试点扩面,对符合准入条件的项目实施环评文件和排污许可证同步审批。“多评集成”是指同一建设项目涉及陆域、辐射、入河入海排污口设置等多个生态环境准入领域事项的,可统一纳入一个环境文件,出具一个批复。“打捆审批”是指改革区域内多家企业建设同一类项目的,在明确责任主体基础上可委托一家企业或由改革区域管理机构代编环评文件。此外,对于那些条件成熟,生产工艺、行业相近的园区开展集中工艺设施和环境治理托管服务,打造产业“绿道(岛)”,推动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