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暨公安监管推进监所“智理”体系现代化 要“管牢”,更要“教好”_绍兴新闻_浙江网 

浙江网

新闻门户
欢迎监督
真实温暖丰富的网上浙江!

诸暨公安监管推进监所“智理”体系现代化 要“管牢”,更要“教好”

2023-06-15 13:02:01

“我自愿认罪认罚!”近日,在诸暨市看守所“沐阳疏教室”,经过监管民警一番法治教育和心理疏导后,因故意伤害罪被羁押的郭某忍不住红了眼眶,自觉写下悔过书和保证书。原本抱着“认罪不认罚”心理的他,主动表示愿意履行赔偿协议中所商定的3万元款项。

  “这是我们借新时代‘枫桥经验’之舟‘渡人上岸’的结果。”诸暨市看守所所长魏国江说,监管场所是矛盾纠纷的一大集聚地,“在创建‘枫桥式监所’工作中,我们力求做到‘隐患矛盾不过夜、思想情绪不出室、问题症结不上交’,探索出了一条软硬结合、数智并举、春风化雨的监所治理新路子”。

  被羁押人员徐齐(化名)因小偷小摸被“请”进监所。此前,他好逸恶劳,多次将他人财物据为己有,家人也逐渐对他失去了信心。在被羁押后,家人既不与他通信,也不给其送衣送物。监管民警朱占浩在与徐齐的谈话中得知,他对父母的看法十分在意,于是,就给他的父母寄去了一封亲情信,说服他们写信鼓励儿子端正思想态度,积极改过自新。随着亲情通信与谈话次数的增多,徐齐与家人之间的心结逐步解开,改造的积极性大大提升。

  “人心都是肉长的,破罐子破摔的人毕竟是极个别现象,只要温度足够,就没有焐不热的心。”朱占浩从多年教育感化在押人员的实践中得出结论。他告诉记者,例如许多交通违法者走出高墙后转变成为交通安全维护者,“其中,自愿主动加入交通秩序维护志愿组织的人员就有20余人”。

  据统计,今年1-5月,诸暨市看守所已成功化解各类安全隐患216起,转化132人次,转化率达100%,有11人主动申请加入地方义警组织,120余名刑满释放人员通过监所培训和推荐工作解决了就业难题。

  与此同时,诸暨市看守所通过科技手段赋能监管服务,在减少押解风险的同时,最大限度保障在押人员合法权益。“收押体检中心”提供24小时执法办案“一站式”集成服务,有效解决病患人员就诊、化验难题;“便警便民服务中心”通过数字化手段,实现线上+线下会见预约、远程提审、视频会见、亲属汇款、亲情通信等一系列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