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绍兴府城如何“活”在当下?_绍兴新闻_浙江网 

浙江网

新闻门户
欢迎监督
真实温暖丰富的网上浙江!

南宋绍兴府城如何“活”在当下?

2023-06-11 10:21:47

  6月1日,历时三年绘制、汇聚多方智慧的《南宋绍兴府城图》正式发布。该图436个地点位置精准、皆有出处,与南宋时期文献高度吻合,图上标注的众多地名和110座桥梁,许多至今仍存。

  虽说绍兴是宋韵文化的重要承载地,但作为南宋陪都的绍兴府城究竟长什么样子,却无人能够说清,因为精准的古地图只能追溯到清光绪年间的《绍兴府城衢路图》,如今有了南宋版的舆图,使“纸上古城”提前了700年,也使宋韵文化的重心从圮废的宋六陵转移到鲜活的府城上来,这自然是功德无量的一件好事。

  436个南宋府城地点,就是436个历史典故与越地风景,有些已堙没在历史长河中,有些还活在人间烟火里,值得庆幸的是,南宋迄今的700多年风雨,并未磨灭宋韵的记忆,《嘉泰会稽志》《宝庆会稽续志》等有关史书所载的厢坊、桥梁、街道、名人住宅、寺院佛塔、园林、山丘、城门、池塘湖泊等元素大多还在,即便已沧桑几度,仍有迹可循,因此有关部门在府城图发布当天就签署了《南宋绍兴府城图》成果利用协议。这可以理解为古城保护和利用条例实施4年多后的再升级,府城图的面世,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扩大了保护利用的范围与内容。

  那么,这张地图怎么用?436个地名又该如何变现?南宋府城如何“活”在当下?从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至少在三个方面可以有所作为:

  其一,统筹规划,有机盘活,还原南宋市井文化。地名即文化,文化即资源,一幅清明上河图与一部《东京梦华录》,让古城开封找到宋代市井文化密码,从而满血“复活”并成为旅游热点城市。一张《南宋绍兴府城图》如何从“平面”走向“立体”,如何将“地名”转为“风情”?我们需要在科学规划基础上进行有机盘活,围绕具有绍兴特色的地方风物,讲好南宋府城故事,还原南宋市井文化,让游客在小巷台门里感受宋韵民俗,打卡绍兴“宋城”。

  其二,深挖名人,复活故居,做优绍兴名士资源。根据《南宋绍兴府城图》可知,宋代名臣陆佃、史浩、李光、孟忠厚、韩肖胄、李显忠、王希吕,南宋状元王佐、詹骙、莫子纯等,都在绍兴府城内有宅第可考。这些名人资源都是之前未曾利用过的,如果根据故居布局状况,结合“一城一桥三故里”的文旅格局,“复活”一批宋代名人故居,打造一批名人展陈空间,以名人的历史影响大小进行精准定位,合理利用,有利于进一步打响“名士之乡”品牌,为古城引流推波助澜。

  其三,古今融合,以旧焕新,让宋韵活在人间烟火里。一定要让游客走进绍兴就见到“活”着的府城、“活”着的南宋、“活”着的宋韵文化、“活”着的文明传承。复原旧址旧景,不仅是为了凭吊历史,更是为了古今融合穿越历史,让“宋史”“宋事”“宋市”变得更有趣更生动,也更有参与度。让府城图“活”起来,让每个地名生动起来,让古城烟火更有文创味、文娱性、时尚感。

  《南宋绍兴府城图》的活化,可以增量古城“打卡”点、增量名人故居、增量宋韵文化,将为名城绍兴的提档升级发挥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