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16 13:28:09
改革,即解民生之“盼”,当新时代赋予公安机关新使命,现代警务改革成为重头戏,如何破解“市县主战、派出所主防”转型难点?绍兴公安机关勇于“破”、善于“立”,用数字化撬动改革,以情指行合成作战主干应用平台作为绍兴“公安大脑”的大基座,构建具有绍兴特色的现代警务体系。
改革以来,全市刑事治安警情同比下降12.8%,刑事立案数同比下降17.3%,群众对公安服务的满意率保持在98.5%以上。数字背后,是绍兴公安机关瞄准痛点难点,实施一系列创新之举;也是持续擦亮“枫桥经验”金名片的使命担当。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深入群众、深入基层,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改革路上,如何书写“人民满意”新答卷?正如绍兴市副市长、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俞流江所说:“面对职业化、网络化、智能化的犯罪,警种合成战、区域整体战是公安机关必须要走的一条路。”
数聚——
以“中心化”牵引“实战化”
领兵打仗,以谋为先。进入新时代,面对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公安改革如何“破藩篱”?绍兴公安机关主动识变应变求变,深化“市县主战、派出所主防”实战化职能体系改革,以“中心化”牵引“实战化”,以数字化推进“公安大脑”建设,打响一场“全警协同、区域联动”的“合成战”。
作为“枫桥经验”发源地公安机关,今年,绍兴公安率先成立情指行合成作战“1+6”中心,打破以往机制体制运行壁垒,对资源、手段、任务进行再分配。这意味着,“公安大脑”建设,绍兴早已按下了加速键。
每天,在市县两级公安局情指行合成作战中心,大厅巨型LED屏幕显示着全市治安实时视频、动态数据、反响处置效能,智慧平台将接警信息链接在城市各个角落巡逻值守的民警,反馈回来的数字在平台实时汇总再智能分析研判,形成一张“数聚大脑,智绘平安”的树状网。
今年5月,越城区公安分局接到群众110报警,称有人在打架,辖区派出所立即出警,发现在场人员行迹较为可疑,在调解处理过程中进行上报。分局刑侦大队侦查中心介入调查后,通过审讯工作及技术手段,查明系一流窜洗钱团伙,遂成立专案组进行侦办。通过视频、大数据等手段开展扩线研判,专案组共计梳理出够罪打击线索169条。 上接第1版 后在多地开展集中收网行动,抓获犯罪嫌疑人78名,涉案资金1400余万元。
小案件,大变革。“‘公安大脑’正是整体智治的集中体现,尤其在打击、治理、服务方面,帮助公安机关从过去的事后调查处置到事前事中预警、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防控转变。”市公安局情报指挥中心主任丁奇说。
如今,全市100个派出所的综合指挥室均打通110接处警系统、基层治理“四平台”和全科网格,实现快速指令、快速联动、快速处置,形成一套风险隐患事前、事中、事后的全程闭环治理机制。得益于此,截至10月,全市电诈发案数、案损分别同比下降25.26、31.72%,劝阻拦截资金3078万余元,绍兴公安正以科技汇聚数据,不断提升群众“安全幸福指数”。
智治——
以“标准化”推动“专职化”
59年,“枫”华正茂,这里“枫”景越来越好。
与往年相比,今年诸暨市山下湖珍珠“双11”相关预售活动提前至10月底就开始了,线上经济明显增长的同时治安纠纷警情却实现了下降。“到今年11月,我已经一个月没有调解涉及直播间的矛盾纠纷了。”在日前的采访中,浙江省珍珠行业协会秘书长何铁元揭秘,纠纷减少源于今年10月中旬,诸暨市公安局山下湖派出所所长何志炯为所里的民警排了一张特殊的“执勤表”,所有社区民警除了在村社警务室执勤,还要进辖区大小珍珠电商的直播间走访,针对电商类纠纷联同相关部门提前干预化解,把村社最小警务室“搬进”直播间。
这正是绍兴公安创新社区警务工作机制的典型案例。今年来,绍兴公安以“标准化”推动“专职化”,强势推进警务站(室)“四化”建设,一方面在治安复杂区域建设20个联勤警务站,整合公安、其他部门、平安类社会组织等力量,开展实体化运作;另一方面,全市2021个基层警务室已全部融入村社党群服务中心,社区民警全部兼任村社党组织副书记或主任助理,提供“你呼我应”式服务,实现警源、诉源、访源“三源合治”。
谈及派出所改革,作为见证者,上虞区公安分局曹娥派出所副所长任杭杰深有感触地说,“表面上看是派出所在改革,实际是自上而下的一次社会治理的智能化、标准化、专职化改革。”
2021年底,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扰动了上虞公安的日常工作,作为疫情发生地派出所,曹娥派出所迅速以基层警务站(室)为据点排兵布阵,打通“局、所、站(室)”至小区楼道疫情防控、志愿服务的最后一公里。除了线下警务站,每个站(室)辖区都有线上“警务群”,“群里有数百名志愿者,平时帮助解决小区纠纷小事,关键时候一呼百应直接拉起突击队。”说到这里,任杭杰颇为自豪,正是这个基层智能联勤机制,他们协助街道打赢了疫情防控这场硬仗。
社会治理重心在基层,难点也在基层。市公安局副局长项万林说,警务站(室)“四化”建设是压实主体责任,做实最小战斗单元,变“被动”为“主动”的有效之举,有助于推进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从“群众跑上来”到“民警沉下去”,如今,全市779名社区民警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主动融入群众日常生活中,同时各地还组建40支123人的律师调解队伍、95支577人的人民调解员队伍、178支2676人的乡贤调解组织、188支3.8万人的义警组织,实现治保调解组织全覆盖;今年以来社区民警共走访群众10.1万人次,化解矛盾6252起,为群众办实事1927件,真正让群众感受到“警察就在身边”。
民意——
用“满意度”书写新答卷
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是体现一个地区群众生活平安幸福和社会治理能力的重要指数。
今年9月,诸暨市枫桥镇楼家村的一对邻里意外发现,在他们砌围墙当天,早早等候在一旁的民警掏出了一把卷尺。当事人老陈后来才知道,自己在110的民意感知访评中的一句话“害怕砌墙长短有偏差”,让民警在当天一早“携尺而来”,最终,这起因“无墙”引起的多年邻里纠纷随之化解。
一把衡量公平的“卷尺”,成为群众评价安全感满意度的“度量尺”。
作为“枫桥经验”发源地公安机关,近年来,针对民意感知灵敏度不足、民意监督实效性不强等问题,绍兴公安创新打造智慧民意感知体系,对每一天110接处警、案件办理、窗口服务等11个业务领域开展全量访评,敞开大门访民意,打开心扉听民声,对不满意原因进行自动分析,让“民意”变“满意”。
“到公安机关报过案、办过事的当事人,感受最深、评价最真,必须找到一条将评价权交给当事人的路径。”市公安局党委委员、政治处主任金晓玉说,自督察(民意感知)中心运行以来,共发送回访短信170万余条、人工回访80万余次,征求意见建议3000余条。目前,共汇聚了11类895万余条民意数据,日汇聚量达6000余条,民意综合指数达到99.36。
民意测评还成了干部选拔的重要依据。今年,绍兴公安新设立“三能指数”,通过14个维度、24项评价标签,以数智化打造警务工作的无形赛道,实现对民警履职能力和工作绩效的指标化评价、数字化评估、可视化呈现,为评先评优、提拔任用、岗位调整、职级晋升提供了科学依据。
改革,让警民间的距离更短,让心更近。今年来,以“公安大脑”建设为契机,绍兴公安率先在基层派出所设立“枫桥指数”,实现社区工作的量化、精细化、可视化,在减轻社区民警做台账、报数据的负担的基础上,把准公安工作的“群众脉搏”,促使社区民警耕实主防“责任田”,做到80%以上时间驻社区工作,做深民意警务。
通过访民情、知民意,不断解民忧、暖民心。针对群众反映办事需更方便的诉求,市县两级网办中心构建起“云帮办”“就近办”“一窗办”“自助办”等网上网下服务体系,在村社打造“15分钟办事圈”的同时,今年又将105个高频业务事项整合到一个应用,“装进”基层民警“数字背包”,真正把警务室“搬进”群众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