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05 10:04:11
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
今年是“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也是习近平总书记指导绍兴谱写新时期“胆剑篇”20周年。我市大力弘扬“胆剑精神”,全面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在勇闯中国式现代化市域实践新路子中卧薪尝胆、奋发图强、敢作敢为、创新创业,以干部“一马当先”引领高质量发展“万马奔腾”,着力打造敢为善为、图强争先的绍兴铁军。
选人用人释放强烈信号
实干是鲜明导向
深入领会和践行“胆剑精神”,须以强有力的担当作为,不断赋予新的时代内涵。
日前,市委印发《关于秉持“胆剑精神” 以干部敢为引领“四敢”担当 打造敢为善为、图强争先干部队伍的实施意见》,提出思想铸魂、鲜明导向、提升本领、创新机制四个方面15项具体举措。《实施意见》从体制机制层面入手,凸显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突出正向激励主基调,创新配套多种新机制,向广大干部发出了攻坚克难、奋发作为的动员令和集结号。
全市各级各部门正切实抓好《实施意见》的贯彻落实,支持敢闯敢干、锐意进取的干部,注重政治上激励、工作上支持、待遇上保障、人文上关怀,全面激发广大干部“做极致、干精彩、看实效、争一流”的精气神,助推绍兴在激烈的区域竞争中不断争先进位。
用什么人、不用什么人,是对干部最有效、最直接的激励和鞭策。
找准选贤任能“着力点”,我市牢固树立“四个坚持、八个不”选贤任能鲜明导向,把用什么人、不用什么人的原则和标准讲得清清楚楚、掷地有声,一批真正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优秀干部被挖掘出来、使用起来。我市推荐评选的省、市两级“担当作为好干部”中,近六成得到提任或进一步使用。
哪里有榜样,哪里就有新气象。示范引领下,敢为善为、图强争先蔚然成风。
精准考核识别工作成效
擂台上比武争先
干部状态和工作作风,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地区的发展状态。但干部状态怎样激发出来?干部作风如何硬起来?用足用好考核“指挥棒”是关键。
今年全省“新春第一会”上,省委作出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强力推进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重大决策部署,提出实施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和地瓜经济提能升级“一号开放工程”。
“省委要求绍兴‘图更强、争一流、敢首创,勇闯中国式现代化市域实践新路子’,落实这些要求,首先就是要在三个‘一号工程’上争当排头兵。”市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为把干部的实际表现、绩效成效考准、考严、考实,真正解决干与不干、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我市改革重塑考核体制,迭代升级实绩赛比载体和模式,下转第2版
上接第1版 将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推进三个“一号工程”等作为赛比的重要内容,以考核工作的集成化实现考核效能的最大化,为“一号工程”注入“一号动能”。
晾晒。设立“综合质效榜”“三件大事榜”“一号工程榜”“十大工程榜”“荣誉警示榜”“重大项目榜”“民生实事榜”“标兵先进榜”等8张榜单,榜单公开晾晒,其中7张榜单季度更换,荣誉警示榜月度更换。
赛马。每半年度市领导对6个区、县(市)各2个重点项目开展集中调研、现场打分,结果纳入区、县(市)综合考核。每季度召开工作交流会,根据开发区和镇(街)季度工作实绩,综合比选出部分开发区、镇(街)党委书记作交流汇报。
考核。完善建立全面承接、突出重点、一体贯通的“1+4”综合考核办法,即市综合考核办法和市对区、县(市)、市级部门(单位)、市属国有企业、开发区(园区)等四大领域综合考核办法,根据年度考核结果奖优罚劣。
评优。每季度开展评先评优,单位层面开展“季度先锋”“季度先进”评比,干部层面开展“季度标兵”“季度先进”评选。评比结果公开晾晒,纳入综合考核,强化以实绩论英雄导向。
比起来、干起来、热起来!实绩比拼让干部感受到一种等不住、坐不住的紧迫感,点燃了他们干事的激情。一季度实绩比拼中,5个市级部门(单位)和1个区、县(市)当选为先锋单位,10个市级部门(单位)和2个区、县(市)当选为先进单位,3位干部被评为“季度标兵”,6位干部被评为“季度先进”。
“每个部门(单位)都铆足了劲,干事越来越拼,都想在登台打擂的舞台上好好展示一番。”刚评上先锋单位的市发改委主任何坚刚表示,“一点也不能松懈,否则下一季度就有可能被PK出局了。”
干部跑起来,发展快起来。一季度我市生产总值(GDP)1739亿元,同比增长6.1%,增速居全省第三位。经济增长的根源,就在于全市广大干部的状态和作风:做极致、干精彩、看实效、争一流!
墩苗壮骨提升担当本领
实践是最好课堂
路不险无以知马良,任不重无以知人德。培养年轻干部不能放在温室里养着,而需要风吹雨打,在难事急事乃至“热锅上蚂蚁”一样的经历中经受摔打。
今年以来,我市紧盯事业所需、干部所缺,扎实推进百名干部上挂学习、百名干部下沉锻炼、百名干部驻外招商“三个一百”行动,选派新一轮共159名年轻干部赴杭州亚运会筹办、省委三个“一号工程”、纪念“枫桥经验”60周年活动等15个市级专班和6个区、县(市)参加实践锻炼,推动干部胸怀“国之大者”、牢记“省之大计”、落实“市之大事”,在一线火线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
“干部成长一靠个人努力,二靠组织培养。我们把基层一线作为重要平台,将综合素质好、文化水平高、具有专业能力的优秀年轻干部,选派到创新发展最前沿、改革突破深水区、内外开放第一线进行实践锻炼,补齐知识空白、经验盲区、能力弱项。”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说,让年轻干部在一线沉下心来干工作,钻研工作方法、规律和模式,不仅有利于基层一线的发展,更有利于干部本身的进步和成长。
干部多练就“几把刷子”,学会用“十八般武器”,才能成为一支当下有活力、发展有潜力、未来有竞争力的专业化干部队伍。
我市聚焦党委政府中心工作谋划干部教育培训,坚持中心工作在哪里,干部专业化能力提升培训就跟进到哪里,推动干部专业化能力与地方发展需要同频共振。
围绕信息技术、经济金融、智能制造等紧缺专业领域,邀请名师名家,设计专业化课程,开设盘活存量资产扩大有效投资、一体推进“4151”计划打造先进制造业强市等专题培训班、研修班,分层分类开展专业化培训。开设教育、卫健、国资系统年轻干部“胆剑”训练营,100余名三大专业领域年轻干部进入党校接受实训,增强本领。
担当作为、干事创业,必然会触碰到很多问题,面临很多风险。为了让干部放下包袱、轻装上阵,我市旗帜鲜明提出“为担当者担当”,鼓励干部放手干、大胆闯,让担当作为者“流汗不流泪”。
正是这样让有为者有位、能干者能上、吃苦者吃香、优秀者优先的导向和氛围,锻造出一支敢为善为、图强争先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助力绍兴在高质量发展的比拼中闯出新路子、赢得新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