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餐送出去,“烦心事”带回来。诸暨—— 借力小食堂服务大民生_绍兴新闻_浙江网 

浙江网

新闻门户
欢迎监督
真实温暖丰富的网上浙江!

爱心餐送出去,“烦心事”带回来。诸暨—— 借力小食堂服务大民生

2023-05-17 20:07:15

 付完餐费,诸暨市东和乡党建办主任裘琪珩端着盘子在老人中间坐下,同他们边吃边聊起来。“小姑娘,谢谢你陪我们一块吃饭,还帮忙解决出行难题。”94岁老人王林焕感激地说。

  由于腿脚不便,王林焕偶尔才去爱心食堂。有一次,裘琪珩上门送餐时,老人提到村里公交车开不进来,出趟门很麻烦。她记下了这件事,并反馈到村民情分析会上,最终村里将“增设一个公交车汇车点”列入“一年一清单”。用不了多久,老人们就能便利出行了。

  在诸暨,有194家爱心食堂,为7000余名老人烹饪“幸福味道”。一段泥巴路、一场小纠纷……村里的大事小事,老人们都看在眼里。如果说爱心食堂是一项“暖胃工程”,“干部陪送餐”则是一项“暖心工程”。

  今年,东和乡创新推出“干部陪送餐”制度,乡村两级干部每月至少开展一次陪送餐服务,并设置“民情收集”、“民生诉求”、“监督巡查”和“安全生产”4个小组,有针对性地解民忧、纾民困。截至目前,该乡已有60名干部参与其中,形成日记280余篇,解决各类问题150余个。

  一月一回的陪送餐,不仅温暖了老人,也促进了当地的产业发展。

  不久前的一个中午,东和乡党委书记寿军岳从案头诸多文件里抬起头看了一眼表,便起身前往大林村,给一位留守在家的八旬老党员送餐。“伯法叔,今天咱一起吃个中饭,也来听听您对乡里发展的建议。”变身“外卖小哥”的寿军岳从竹篮里端出三盒热腾腾的饭菜。

  几口饭菜下肚,当聊到乡里的竹笋产业时,周伯法一下打开了话匣子,“笋农依赖‘二道贩子’销售,价格上不去,很影响大家的种植热情。”一番话让寿军岳陷入沉思……

  之后,东和乡借“一乡一品”契机,促成诸暨新农都公司与乡强村公司签订采购协议,5年内分期保底采购竹笋210万公斤,同时计划建设竹笋产业交易市场。这些举措让笋农们对未来信心更足了。

  今年以来,诸暨市依托爱心食堂、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等党群服务矩阵,不断探索创新民情民意收集渠道和为民服务方式,靶向定制居民“服务菜单”、建立党员“一对一”帮扶清单等,将群众上门反映问题变为干部主动寻找问题、解决问题,以“访民情、听民意、解民忧、助共富”持续擦亮“枫桥经验”金名片。截至目前,共形成日记9500余篇,解决各类问题1940余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