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09 16:53:04
近日,诸暨市发布《关于深化诉源治理推动矛盾纠纷分类分流化解的实施细则》,依托“浙江解纷码”和基层智治综合应用平台协同流转,打通“民呼我为”、矛调“枫桥经验”等多个系统,构建递进式的矛盾纠纷分层过滤体系,实现矛盾纠纷“早发现、早预防、早化解”。
“这个人欠钱不还,我想起诉她。”日前,诸暨市大唐街道居民张小明(化名)来到诸暨市社会治理中心,将起诉材料交给工作人员。
原来,张小明在大唐袜业市场经营一家化纤原料店,因客户迟迟不肯支付欠下的28万元货款,无奈之下决定起诉对方。工作人员了解具体情况后,建议张小明先行调解:“相比诉讼,调解是个省时、省力又省钱的纠纷化解方式。”征得其同意后,工作人员立即将该案件录入省矛调协同系统,并在线协同流转至大唐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进行调处。当天下午,大唐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调解员就联系了争议双方,开展调解。很快,双方就还款方案达成一致,并签订了调解协议。
这起原先需要几个月调解的“官司”,之所以能在一天内得以化解,正是得益于矛盾纠纷诉前分类分流化解实施细则的出台。
“按照纠纷类别、当事人属地、事件发生地等,将纠纷分类分流至各专业调解组织、相关镇(街)村(社)或部门首调。首调不成或跨部门、跨区域的疑难纠纷,可上报至诸暨市社会治理中心再调,若仍未调成,经当事人申请,案件可流转至绍兴仲裁委诸暨分会仲裁,或流转至天平调解工作室开展诉前调解。”诸暨市社会治理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市镇村三级流转,将矛盾纠纷有效化解在诉前。
近年来,诸暨市社会治理中心以基层群众纠纷化解需求为导向,在诉前调解当中不断创新思路,先后牵头出台了《诸暨市金融纠纷一件事实施意见》《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一件事办事指南及工作规程》等文件,强化仲裁分流作用,推进诉仲对接,积极构建联调联裁机制,以调解的“小切口”撬动服务基层社会治理的“大场景”。2022年,该市由网格、村社、镇街办结的事项占95%以上,万人成讼率下降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