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之城 ——2022年绍兴平安建设工作综述_绍兴新闻_浙江信息网 

浙江信息网

新闻门户
欢迎监督
真实温暖丰富的网上浙江!

加快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之城 ——2022年绍兴平安建设工作综述

2023-05-05 14:10:55

平安建设,一头连接人民群众美好生活,一头连着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2022年,我市平安考核成绩956.82分,居全省第二;群众安全感综合满意率97.46%,居全省第四;创下“4个历史最好”“12项指标全省第一”“14项专项工作考核成绩全省第一”的历史最好成绩。

  在前不久召开的全省建设平安浙江工作会议上,绍兴连续15年成功创建平安市,被省委、省政府授予“一星平安金鼎”,县级平安创建成绩进入第一方阵的数量历史最多。

  擦亮平安底色

  过去一年,我市将平安建设工作重点放在了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上,全面实施“枫桥式”联创联建,以系列品牌建设推进“枫桥式”治理共同体建设,推动基层社会治理不断焕发新活力。

  智安绍兴。各地政法机关以全面深化数字化改革为抓手,不断推进思路、理念、体制、机制、方法、手段的创新。截至目前,全市共建设智安小区100个、智安校园230家、3A级智安景区30家。同步完善智安小区预警信息推送、处置、反馈闭环管理机制。2022年以来,累计处置各类预警信息157305条。法院系统建立了跨业务、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跨系统的多跨协同破产办理新模式,在破产领域有效实现系统互通、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相关做法被推广到全省。

  共建平安。近年来,各地各部门全面开展“枫桥式”系列创建活动,到去年共建成“枫桥式派出所”“枫桥式司法所”等各类“枫桥式”单元3010个。各地也涌现出一项项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成果。越城区开展“契约化”共建全域深化行动,实现契约领域由城市社区向全域覆盖、契约主体由组织签约向人人契约、契约机制由单项协议向多方联建、契约方式由线下参与向线上组织“四大转变”。柯桥区以村社警务站(室)“四化”建设为支撑,常态运行“驻身、驻智、驻制”机制,助力公安工作深度融入基层社会治理。上虞区在全省率先构建微网格、精治理“1+12”制度体系,打造重点场所网格管理平台,成功打响“先锋智治·强网壮格”工作品牌。嵊州市开发“浙里民情”数字化应用,将“小本子”发展到“大数据”,全市机关干部结合线上线下“民情大走访”,实现平安知识大宣讲、平安底数大起底、平安隐患大排查。

  

  夯实平安基底

  群众看平安,关键看治安。治安难点在哪里,绍兴的平安建设工作就推向何处。

  过去一年,全市上下以“除险保安”为总牵引、以“指标控制、暗访督导、专项整治”为主抓手,以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示范城市建设为契机,全面推进社会治安夏季大巡防“百日攻坚”行动,聚焦重点任务和关键环节,全力以赴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

  守住平安建设底线。2022年,全市共立刑事案件14289起,同比下降17.33%,现发命案、五类案件全部告破。全市黄赌毒警情同比下降14.3%,刑事案件、侵财案件发案同比分别下降23.55%、29.51%。深入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全市共侦破涉养老诈骗案件174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101名。开展“铁拳”“亮剑2022”保障民生安全综合执法行动,聚焦食品安全领域,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行为,全市共查处4181起食品领域违法案件。

  构建全民反诈格局。全力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组建市、县、镇、村四级反诈宣传专业队伍共185支2500余人,通过“横向发力”“上下联动”,构建形成“全社会反诈”格局,全年推广国家反诈中心App用户达200万余人,成功预警劝阻潜在受害人169万余人次,拦截资金3885万元。

  完善矛盾调解机制。2022年全市累计摸排各类风险隐患120万余条,化解率99.16%,全市上下充分发挥矛盾多元化解机制作用,梳理排查各类矛盾纠纷102064起,化解56629起。第一时间在全系统开展彻底的风险隐患摸排,制定问题、任务和责任清单,并建立“除险保安”晾晒工作制度机制。不断完善诉源治理机制,通过构建党政一体推进的诉源治理工作格局,构建“行业监管+类型化纠纷溯源治理机制,打造专业调解组织,建立诉前纠纷司法保障机制等,扎实推进诉前纠纷化解。

  创新基层治理

  平安不平安,百姓说了算。我市始终坚持把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作为推进平安绍兴建设的“度量衡”和“晴雨表”,将平安建设作为最大的民心工程。

  强体系。过去一年,绍兴各地全面推动责任落地。根据不同阶段和任务要求,分别由市领导带队赴各区、县(市)开展下沉式督导,既查风险隐患,更查责任落实;由市级部门主要领导挂帅进驻区、县(市)开展蹲点式督导,有效闭环管控五大领域风险,实现平安稳定业务工作全覆盖、全闭环,形成“市级主导、县级主抓、镇级主战、村级主防、单位主责”五级责任体系。

  优治理。全面推进党建统领网格智治,大力实施“兴村治社、强网壮格”工程,科学划定网格49199个。全面开展“十大系列平安建设”和平安村(社区)建设,共建成行业性平安单元2539个,平安村(社区)2004个。将全市从原来的3700余个网格调整为7215个、微网格41984个,46个融合型大社区大单元划分网格828个,涉及住户22.5万户,网格平均户数272.3户,同步充实配强“1+3+N”网格力量,形成“村(社区)—网格—微网格(楼道、楼栋)”治理架构。

  共参与。全面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平安建设,目前全市共有4412个社会组织参与平安建设,21.5万余名志愿者参与平安建设。市平安办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开展“平安知识五进”(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进广场)活动,受众群体达10万余人,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互动式、体验式、情景式宣传活动,将消防、交通、用电、急救、反诈、反邪教等平安建设知识送上门,寓教于乐,深受群众好评。市应急管理局联合市总工会开展“百场安全培训进企业”活动,加强与职业院校、企业的联动,为入职新员工上好“安全上岗第一课”。诸暨市融媒体中心在傍晚黄金时段开设平安创建大家赢知识问答栏目,吸引5余万人次群众参与互动。嵊州、新昌等地组织网格员开展“敲门”行动,发放各类平安宣传单15万份。

  迈上新征程,我市将继续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持续改革创新深化平安稳定网络化工作体系,以网络化思维和系统性方法从源头上防范化解风险隐患,加快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绍兴、法治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