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美迎“贵客”,市民在城区“偶遇”猛禽“巡空” 我市生物多样性保护显成效_绍兴新闻_浙江网 

浙江网

新闻门户
欢迎监督
真实温暖丰富的网上浙江!

城美迎“贵客”,市民在城区“偶遇”猛禽“巡空” 我市生物多样性保护显成效

2023-04-10 10:16:59

时值四月,一年一度的候鸟迁徙如约而至。近日,市民李先生与家人外出踏春,路过越城区皋埠街道医疗器械产业园附近时,无意间发现一只正在高空盘旋的猛禽。“绍兴的生态已经好到能吸引这类大型候鸟了。”他在个人社交平台记录了这次意外的惊喜。

  记者随即咨询了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资源保护处副处长赵锷。通过视频观察,赵锷判断李先生拍到的猛禽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林雕。“这个记录还是比较珍贵的。林雕通常喜欢在森林和山地活动,会捕食中小型动物如老鼠、小鸟等,能在城市上空且还是产业园区周边发现其踪迹,从侧面印证了我市近年来加大生物多样性保护力度,提高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和稳定性,持续改善生态环境,推动生物多样性明显恢复的成果。”赵锷说。

  猛禽对栖息地的生态环境要求极高,它的出现是反映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完整性的重要指标。我国已将生物多样性保护上升为国家战略,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道路。去年底,习近平总书记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第二阶段高级别会议开幕式上指出,中国将持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推动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迈上新台阶。

  聚焦绍兴实践,从整体面上看,去年我市实现43项国家创建指标高质量达标,成功获评第六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荣誉称号,稽山鉴水之美,已然成为绍兴迈向高质量发展之路上的最美底色。从单独指标来看,生物多样性是直观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符合”之一,其保护工作向来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据介绍,近年来,我市以“林长制”为总抓手,积极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管理工作,全面推进重点野生动植物栖息地保护、生境恢复和改善、人工监测、救助保护等。同时,建立市、县两级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严格落实陆生野生动物人工繁育和经营展演场所检查制度,以执法刚性护航多样性保护。

  在具体做法上,我市一方面强化候鸟迁徙地保护,为每年百余种、数十万只候鸟以及“鸟中大熊猫”震旦鸦雀等原生物种繁衍生息保驾护航。另一方面,重点提升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保护,制定小天鹅生态环境保护实施方案,实现来绍越冬小天鹅数量逐年提升;成立中华水韭拯救保育基地,促进水韭群落面积从最初的10平方米左右扩大到1700平方米。经过多年努力,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119种,保护率达95%以上。前不久,诸暨市白塔湖还成功入选浙江省首批“浙江省观鸟胜地”名单。

  借助数字化改革东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还通过应用无人机、红外相机等技术拓宽监测巡护范围,联合野鸟保护者协会等民间团体和志愿者织密物种保护网格,逐步完善站点结合、立体监测、社会协同的野生动物保护“防护网”。“在去年候鸟迁徙的重点时期,我们监测巡护6万公里,救护收容了野生动物1000多只。前段时间,还在上虞发现并救助了一只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秃鹫,对绍兴来说是活体发现的第一笔记录,罕见而珍贵。”赵锷说。

  同时,市民李先生的这次细心记录,给包括赵锷在内的广大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者进一步增强了信心。

  记者了解到,根据《浙江省陆生野生动物保护条例》第六条的规定,每年4月为浙江省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月,其中4月10日至16日为浙江省爱鸟周。据悉,我市今天起启动市级“爱鸟周”活动,以期通过这类活动,引导鼓励更多市民参与到生物多样性保护当中,共同繁荣绍兴这座生态大花园,高质量打造展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绍兴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