崧厦:“中国伞城”活力迸发_绍兴新闻_浙江信息网 

浙江信息网

新闻门户
欢迎监督
真实温暖丰富的网上浙江!

崧厦:“中国伞城”活力迸发

2023-04-03 10:13:15

 “全球3把伞,一把崧厦造”。崧厦街道作为“中国伞城”,拥有1400余家制伞企业、18个伞业专业村,年产各类成品伞6亿把,成为目前国内最大的伞业制造基地。

  崧厦是上虞“青春之城”拓展未来、产城融合的重要板块。近年来,崧厦街道坚持不懈加快城市能级、城乡品质和公共服务提质升级,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谋划“五美”崧厦建设。

  如今,崧厦街道颜值气质快速提升,15分钟共同富裕美好生活圈基本形成,产业创新升级活力迸发,群众生活更加文明富裕,打造了有产业辨识度、青春气息、幸福生活的时尚伞城、活力崧厦的美好形象。去年,街道成功创建成县域副中心型美丽城镇省级样板。

  注重生态提颜值

  挥锹铲土、扶苗填坑、培土围堰、提桶浇水……日前,崧厦街道舜源村迎来了一批批植树小分队,以实际行动践行植绿、护绿、爱绿。作为浙江省“一村万树”示范村,舜源村与树有着深厚的渊源,舜源村村干部钟佳佳表示,作为一个从大山里迁至海涂边的移民村,大家对树有着特别的情结,充分利用好村庄边角地、废弃地、荒芜地、拆违地、庭院地作为种树的五大主阵地,见缝插绿,实现应绿尽绿。

  春风催新绿,植树正当时。连日来,崧厦街道不断深化美丽城镇建设成果,掀起植树热。百姓或在统一组织下种下绿植,或在自家小院种下春天的希望,悉心描绘出了一幅绿色生态图。去年,街道共绿化1.2万平方米,新增植树造林180亩。

  绿树成荫、小河环绕、村容整洁、屋舍俨然,如今走在崧厦街道的村庄里,处处呈现出岁月静好的模样。以美丽城镇建设为契机,崧厦街道加快城乡协同融合发展步伐,3年累计统筹2.4亿元用于乡村建设,助力祝温村创建成省级未来乡村、绍兴市乡村振兴先行村,潘韩村创建成绍兴市精品示范村、乡村振兴先行村。

  乡村变靓的同时,城镇颜值也在不断提升。立面改造、“线乱拉”整治、园林景观建设……桩桩件件涉及环境综合整治的工作,在崧厦街道陆续实施。近年来,街道共实施总投资1.1亿元的老旧小区改造、街道综合整治、道路交通提升、污水零直排等25个项目,加快提升老集镇区域基础设施。同时还实施总投资3200万元的城市夜景亮化、城市公园提升、地标节点打造和伞艺小镇核心区景点建设等工程,塑造崧厦城市颜值和风骨。

  升级产业谱新篇

  春风送暖,走在崧厦的口袋公园、景区绿地等洋溢着春意的场所,时不时可以看见三三两两的摄影团队,忙着拍摄户外露营产品。“这些环境优美的地方是美丽城镇创建的成果,为户外露营产品提供了可展示的应用场景,助推崧厦加快形成户外用品全产业链时尚智造集群。”崧厦街道办事处有关负责人说。

  作为“中国伞城”,崧厦街道清晰地认识到伞业发展是美丽城镇建设有活力、可持续的主要引擎。在美丽城镇创建中,崧厦把握省级特色小镇伞艺小镇建设契机,突出伞艺小镇创建主引擎、主阵地,围绕产业平台建设、产业创新升级,注重绿色发展,促进伞业活力迸发。

  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制伞环节中人工不可替代,这种长期存在的人工生产模式,一度也束缚住了崧厦的发展。这几年,崧厦街道投入3000万元建成伞艺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伞业大脑,推动伞业数字化转型,加快智能化设备自研。如今走进崧厦的多家伞业企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带来的人员拥挤、环境脏乱差都不见了踪影,工人们在整洁宽敞的车间有条不紊地进行布料剪裁缝制。与此同时,在设计公司,一大批高素质设计人才正紧锣密鼓地讨论、画图、打样,为高质量雨伞生产源源不断地输送新蓝图。

  同时,崧厦街道还大力发展跨境电商、直播带货等新销售模式,培育了“白鹿领地”等多个户外自主中高端品牌。目前总投资10亿元的跨境电商产业园完成主体建设,在不久的将来,这里将以园区内进驻的伞业企业为核心服务对象,致力于将伞企转型升级成跨境电商企业,并推出政企服务、策划营销服务等六大服务模块,设立创业孵化中心,引进跨境平台服务企业。

  高污染的印染企业搬迁厂房改造为国际化创新创业社区,如今位于崧厦街道聚贤路的上虞新动能创投产业园里,高科技正在孕育新动能。

  聚焦群众共富裕

  前不久,有群众反映某一工地扬尘过大,影响居民生活,综合执法队及时赶赴现场,在核实相关情况后,责令工地规范施工,严格做好防扬尘、工地围挡等防护措施。作为全省第二批“一支队伍管执法”试点,崧厦街道综合执法队不断深化美丽城镇建设,有效解决了一批如偷倒渣土、妨碍消防安全、违反公共卫生管理等原来基层“看得见、管不着”的问题。

  在建设美丽城镇的过程中,崧厦街道始终坚持把群众的所需所求和对共同富裕美好生活的核心期盼放在首要位置,不断深化“一支队伍管执法”“法治化综合改革试点”等省级改革试点,创新“红伞精治”全域网格智治,迭代升级“141”治理体系,打造“民情通”“幸福伞”“老书记”等多元调解品牌,对群众需求和诉求灵敏触发、精准直达,从而不断推进环境长效管理,加快全域提升,并守牢安全生产底线,建优基层大安全大应急体系。

  拓宽增收渠道,做强集体经济。不久前,崧厦街道正式启用“幸福伞”共富工坊,盘活“沉睡”的闲置厂房等资源,推动共富工坊向“一村一工坊”扩面升级。截至目前,崧厦街道“幸福伞”共富工坊下设村级工坊12个,辐射农村劳动力2万余人。2022年,村均集体经济收入突破12万元,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5.3万元。

  聚焦群众美好生活核心关切,致力于加快活力崧厦融合度,崧厦街道还每年投入3亿元办好十项民生实事,完善崧厦馆及周边主题公园,建设城市书房,打造青春时尚的虞城崧暖文化魅力区,进一步提升城乡功能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