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27 10:46:49
三月的澄潭江上游,两岸平阔、山色春深。在这里,被纳入国家级规划的镜岭水库工程,其先行工程(澄潭江上游分洪洞工程)正在有序推进。
考虑到整体工程靠近曹娥江流域上游,涉及到大气、水、土壤、固体废物和污染物等领域环境影响评价,今年初以来,市生态环境局聚焦整体性、协同性,主动联系协调,开通审批服务“绿色通道”,全速推进配套流域环评修编工作,推动镜岭水库工程落地。
生态环境领域重大工程建设,是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中长期规划目标的主要途径和重要抓手。加大对生态环境领域或涉生态环境保护重大工程建设的推进力度,实现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领域投资稳步提升,是今年我市生态环境部门的重点工作之一。
“当前,我们注意到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已逐步向整体化、多目标协同、系统性工程治理转变。许多这一领域的重大工程项目逐渐纳入省级乃至国家级发展规划,这就需要从顶层设计入手,加强对这项工作的系统谋划。”市生态环境局有关负责人说。
为加快环境治理领域投资再提升,市生态环境局专门制订了关于建立生态环境领域重大项目推进工作机制。围绕项目谋划储备、服务保障、跟踪落实、定制服务政策四方面内容,明确建立专班推进、项目服务、部门联动、月度报告、季度例会、督导检查六大机制,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
要确保制度的高质量运行,摸清“家底”是基础。今年初以来,市生态环境局积极联系发改、经信、水利、水务、农业农村、统计等相关部门,以“近期可实施、长期可储备、定期可滚动”为目标,梳理出谋划类、实施类、续建类三大类生态环境领域重大项目。截至目前已谋划重点项目66个,其中治水类33个,治气类5个,治土治废类15个,减污降碳类4个,环保装备类6个,能力建设类2个。总投资额约478亿元,其中2023年计划投资额约79亿元。“针对这些项目,结合‘大走访大调研大服务大解题’‘万名干部走万企’等活动,我们广泛开展问题摸排和服务需求征集,实行全过程和精细化管理。”该负责人说。
此外,由市生态环境局起草编制的环保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政策体系(“1+11”政策)已经市政府常务会议通过,内容涵盖环评审批、要素配置、资源利用、减污降碳、协同治理、监管服务、绿色金融、环境质量八大领域,20项具体服务举措,进一步聚焦企业“痛点”“难点”“堵点”,通过发挥生态环境部门职能作用,打好“审批+监管+服务”组合拳,全面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