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22 14:51:53
宽敞明亮的玻璃大棚内,数十排“空中廊道”平行延伸,廊架上一株株樱桃番茄嫩苗生机勃勃。“这是我们新引进的‘共富苗’,预计一年能为村集体净增收100万元以上。”柯桥区安昌街道安华村党委书记、村委主任寿新灿踌躇满志地说。
上周六,安昌街道组织100余名党员以及安华村村干部、村民,合力在占地7亩的大棚内栽下8000余株秧苗。据项目合作方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教授聂鹏程预估,一个半月后,樱桃番茄就能结果、开始采摘,采摘期长达8个月,每亩年产量最高可达1.5万公斤。
映入眼帘的场景,为这一预估提供了佐证。果蔬大棚采用数字化管理,一根根白色细管通过廊架插入每一株秧苗的土壤中,实现自动浇水、施肥;科学设计的四层顶棚及两侧的雨帘、排风扇等有机组合,可智能调控大棚内的温度、湿度;这些数据都通过联网实时上传,供远在杭州的浙大专家远程动态把控番茄生长状况。
“一年增收100万,这个估算是非常保守的。”寿新灿笑眯眯地掰着手指给记者算账:“今年是第一年,对产量期望值不能太高,打个对折按每亩0.75万公斤算,每公斤售价56元,7亩总销售额能达294万,此外还能开发采摘游,减去成本后,净收入绝对高于100万元。”
为引进适合安华发展的现代化农业项目,寿新灿和共富指导员陶招贵费了不少心思。背靠安昌古镇,村里一半以上土地种植蔬菜,安华村给自己的定位是:古镇后花园、师爷菜园子。近年来,村里积极打响“蔬香安华”特色品牌,寿新灿、陶招贵一有空便到专业院校和农业特色地区考察。去年,两人偶然发现了果蔬大棚项目后,如获至宝,迅速与学校对接洽谈,并回村落实土地、申请立项和资金。
沿着果蔬大棚所在的上方山大道往西,七彩油菜花田色彩斑斓,花香扑鼻,引得游人纷至沓来,这是安华村2019年从中国农科院引进的项目,如今已成为柯桥网红打卡点;再往西走,油菜花田间隐匿了两处旧厂房,今年,安华村计划将这两处村级物业收回来,打造集酱制品制作体验、加工、销售于一体的非遗传承基地。
寿新灿说,今年,安华村被列入柯桥区第三批创建省级未来乡村名单,正在加强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景村融合,“去年村集体经济收入280万元,今年预计可达400万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