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诸暨市飨街步行街外围出现了一处农产品自产自销疏导点,不仅划设了自产自销摊位、编号,还增设了非机动车停车位,大大减少了占道经营引发的市容乱象。
“确实有自产自销需求的农户可以在划定的场所内持证经营,实行一户一摊。”诸暨市综合行政执法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这里是该局设置的“官方”自产自销点之一,经营户在此处可销售规定种类的农产品。
这是诸暨市开展柔性执法,规范整治城区马路市场的一幕。自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暨打造最清洁城市誓师大会召开以来,诸暨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及时转移工作重心,将创建工作与日常工作相结合,围绕城市精细化管理要求,刚柔并济,疏堵结合,全面改善和提升诸暨城区环境面貌和品质。
面对创建短板,诸暨市全面分类梳理实施精准整治。尤其是自2月25日起,根据《浙江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对城区南门菜场周边、城市广场一百超市自产自销点周边、新安家园周边、八一横路周边、大樟树下周边等流动摊贩集聚地段,展开马路市场专项整治行动。
近期,集结了综合执法、公安、市场监管、属地街道等多个部门单位的一支崭新执法队伍出现在诸暨市多个马路市场。依托“大综合一体化”执法监管数字应用协调指挥功能,该执法队伍每天组织百余人从凌晨5点半起对5个重点区域开展联合执法,通过蹲点管理、错时管理等手段解决城市顽疾。
“占道经营情况好多了,比如十里牌农贸市场周边,以前每天要劝五六十人次,现在已经减少到个位数了。”诸暨市综合行政执法局浣东中队队长陈冠潮说,“我们希望做到7分服务、2分管理、1分执法。”为了服务市民,该中队还在和济社区专门设置了“蓝朋友”综合行政执法服务站,开展网格化管理,有专职队员值守办公,接待群众信访举报、政策咨询等。
据了解,2月25日以来,诸暨市综合行政执法局按照“机动巡查+徒步执法+网格管理”管理服务模式,已出动执法力量1000余人次,发放规范经营通知单600多份,规范办理自产自销登记证111本。接下来,该局还将重点查处马路市场周边跨门经营、流动摊点、乱堆放、人行道乱停车、“牛皮癣”等市容乱象,对占道经营等违法行为一律严肃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