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18 12:20:16
9月12日至13日,由衢州市委宣传部和浙江演艺集团(浙江歌舞剧院有限公司)联合打造的音乐剧《南孔》,在中央歌剧院登台亮相,这是继杭州、衢州公演之后,该剧在第三地展开巡演,来自东南阙里的“新国风”一路吹进了京城,获得了观众和业内专家的好评。
此次音乐剧《南孔》,为衢州带来了文化传承、城市形象推广、文化旅游发展和社会凝聚力增强等多方面的积极影响,对于衢州城市品牌的打造、南孔文化的传播、儒学精神的弘扬都具有重要意义。
打造可触可感的南孔文化
九月的北京,夜晚带着微微的凉意,观众们陆续抵达剧场,有人手上捧着鲜花,有人从香港特地赶来,有人一路从杭州追到衢州再到北京,也有第一次观看《南孔》、对衢州也很陌生的观众在演出前翻看着场刊,互相询问着:“什么是南孔?衢州在哪里?”
开演铃声响起,大幕徐徐拉开。浩浩汤汤的衢江水、熙熙攘攘的水亭门、手持书卷的长衫书生、娇俏灵动的江南姑娘、憨直淳朴的卖货郎……优美的歌舞演绎出一幅幅生动的衢州市井群像图,与“大宗南渡”的历史背景、孔氏南宗的时代命运巧妙糅合,艺术地呈现在北京的观众面前。这一刻,“南孔圣地·衢州有礼”八个字变得更加形象生动、触手可及。
“这部剧讲的是古代故事,但没有使用太多古文,而是用更加贴近现代的方式娓娓道来,让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这算是对我们留学生群体相当友好了……”来自斯里兰卡的北京大学在读研究生安喜乐在演出结束之后,再三向记者表达了对该剧的喜爱之情。“非常非常成功,我特别喜欢。”
以大宗南渡和孔洙让爵为核心情节的《南孔》,在呈现上突出一个“礼”字,从水亭门外江南学士之舞、孔洙与真金的“棋盘对话”、殿堂之上的艰难抉择,将主人公孔洙坚守的人生之礼、儒学之礼、国家之礼体现得淋漓尽致。
“音乐剧《南孔》对于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学文化的呈现让我惊喜,其中体现的天下大同思想契合了当下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北京舞蹈学院人文学院副院长王欣说。
创作城市形象标杆作品
“南孔”二字之于衢州,是一个众多历史事件组成的文化符号,一场精神文脉迁移的苦旅,也是当代一座城市、一个群体的精神象征。《南孔》从创作之初,就承载着城市形象宣传和特色文化传播的使命。
经过杭州、衢州、北京共计8场公演,《南孔》的热度在不断攀升,也成为衢州城市品牌宣传的绝佳载体,有不少观众通过看剧开始关注衢州、了解衢州、爱上衢州。
在此过程中,剧组先后举办了数次专家研讨会,多位专家肯定了《南孔》这一题材在音乐剧创作中的特殊意义。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文联原副主席、书记处书记,研究员仲呈祥盛赞“《南孔》是中国式音乐剧的开先之作”。
“舟山有印象普陀,杭州有印象西湖,能不能把《南孔》打造成衢州城市形象的标杆性作品呢?”北京市民林清浅此前曾到过衢州,对于火车站出站口“南孔圣地·衢州有礼”字样印象深刻,这次得知《南孔》进京,她特地前往观看后,认为不虚此行。
顺应文旅融合趋势,水亭门沉浸式演出、《浸梦水亭门》剧场、《儒梦衢州》信安湖夜游等演艺产品不断涌现。随着市体育中心和衢州保利大剧院先后投入运营,衢城的艺术氛围不断提升,但是仍缺乏一个标杆性的作品、品牌。《南孔》逐渐升温的热度和在专业圈内获得的肯定,让人开始思考,它能否成为衢州的“代表作”。
“大型的全阵容演出规模宏大,如果要日常驻场演出有一定的困难。我们目前也在考虑做一个简版的驻场版本,走进衢州本地的演出场所,做足‘礼’文章,让‘逛孔庙看《南孔》’成为富有地方特色的文旅项目,在促进旅游业和城市发展方面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浙江演艺集团总经理、音乐剧《南孔》出品人周阿勇表示。
据了解,《南孔》剧组将于今年11月前往厦门参加第二届全国优秀音乐剧展演,并于2024年开展全国巡演,届时,来自东南阙里的“新国风”将吹向全国,衢州也将以一种新的方式、新的形象再次闯入全国人民的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