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04 14:15:10
绿油油的稻田里立着一盏盏造型别致的太阳能杀虫灯,采集的数据直通监控后台,实时掌握病虫害情况,统一向农户移动端推送防治方案。
这是8月31日记者在江山市大桥镇绿色农田示范基地上看到的场景。农技员黄俊峰一边忙着巡查,一边和农户交流日常管理要点。
黄俊峰告诉记者:“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的高发期到了,往年这时候要打好几遍农药,今年安装了太阳能杀虫灯,既绿色环保,每亩还可节省50元左右的农药成本。”去年,大桥镇投入1200余万元,对2100多亩核心产粮区进行数字化改造。安装了监测系统后,田间动态、气象监测、土壤墒情、病虫防治等信息都直达农户的手机。
“政府把基础做扎实了,农民种粮才更有劲头。”大桥镇分管农业的副镇长毛勇说,目前,全镇2万多亩耕地,95%以上是“田成方、路成网、渠相连”的高标准农田,26家种粮大户流转承包了超过70%的农田。“这也正是大桥镇成为首批国家农业产业强镇的底气所在。”
走进江山市奋发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奋发公司”),负责人肖远亲正在稻谷烘干车间内忙碌。“自7月中旬以来,日烘干量达150吨的15台粮食烘干机就没停过,估计要忙到9月中旬。”肖远亲说。
作为大桥镇的农业龙头企业,奋发公司还为周边散户及种粮大户提供育秧、插秧、植保、粮油加工等社会化服务。公司现有粮油种植面积7000余亩,其中大桥镇域内占了一半,2022年产出稻谷3000余吨。去年,该公司还投资1200余万元,建成集农产品展示、农耕体验、粮油加工、农产品检测等功能于一体的3层综合楼,开始探索“产加销一体化、农文旅相融合”的发展模式。
为提高粮食生产的科技水平,近几年来,奋发公司不断加大投入力度。除了购置无人机、大型农用机械外,在当地政府的牵线搭桥下,与浙江大学、省农科院等达成合作,共同打造稻鱼共生示范基地,并试种了10余个粮油新品种。去年引进了中国第三代杂交水稻首席科学家,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李新奇,在他的指导下开辟了50亩第三代杂交水稻制种田。
土地集中连片流转实现规模种植,在当地催生了一批农业产业工人,同时对种植技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整合挖掘“土专家”“田秀才”,通过组团联企,点对点服务种粮大户外,政府和企业联手加强对工人的技术培训。目前,仅奋发公司就雇用了52名长期工,其中取得各类农机驾驶证的有20人。村民徐宏伟7年前将自家的2亩多土地流转给了奋发公司。如今,他是该公司驾驶农机的能手,除了每月4000多元的工资,每年还有一笔土地流转租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