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音乐剧《南孔》导演钟浩: “即将面对衢州观众,心里还有些小忐忑”_衢州新闻_浙江网 

浙江网

新闻门户
欢迎监督
真实温暖丰富的网上浙江!

对话音乐剧《南孔》导演钟浩: “即将面对衢州观众,心里还有些小忐忑”

2023-09-01 09:58:44

 9月5日至6日,原创音乐剧《南孔》将在衢州保利大剧院大剧场上演。这是中国首部南孔文化题材的音乐剧,由中共衢州市委宣传部、浙江演艺集团(浙江歌舞剧院有限公司)联合打造,是浙江文化艺术发展基金资助项目、第二届全国优秀音乐剧展演剧目。

  音乐剧《南孔》经过两年孵化,在总导演钟浩的带领下稳步经历了剧本打磨、团队组建、实地采风、集合创排等过程。日前,记者邀请钟浩导演参与对谈,了解他和《南孔》(下文中出现《南孔》均为音乐剧《南孔》)之间的故事。

  ●为什么是“南孔”?

  钟浩:世人皆尊儒术,却少知南孔。南宋初年,孔圣人的后裔扈跸南渡来到衢州,不仅推动了儒学南渐,也为中国南方文脉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此,“南孔”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儒学文化的发展,让衢州成为了中国儒学文化发展脉络的重要圣地之一。

  正是因为对南孔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我才下定决心要将南孔的故事带给更多观众。我们创作《南孔》,以衍圣弘道之心为“南孔”涤濯历史的尘埃,扬起家国天下的风华。

  ●作为原创音乐剧,《南孔》剧本阐述的核心是什么?

  钟浩:《南孔》的故事就是“礼”的故事。

  “礼”是儒家核心思想之一。在创作《南孔》剧本时,我们逐渐明确要通过主角孔洙的经历,探讨“礼”这个庞大命题。

  孔洙是出于“礼”去往北方,本应该接受属于他的爵位,但他过不去心中的“礼”,因此要作出人生抉择。那么,他心中的“礼”到底是什么?是让庙堂不再虚浮无依的“国之礼”,是让民生能够富足传续的“家之礼”,是让世间每个举止和善的“人之礼”,更是让人能直面真实自己的“心之礼”。

  “礼”这一核心,贯穿《南孔》,所以剧中最后一首歌曲就叫《礼天下》。

  ●《南孔》是一个古典题材的戏,可以说是“新国风”的音乐剧。古典的故事如何用音乐剧的形式表达出来?

  钟浩:既要给大家一种古典的味道,同时又要有一个当代的表达,这是我心目中的“新国风”。

  音乐是音乐剧的灵魂。我们的作曲吕亮曾参与《梦华录》《清平乐》《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琅琊榜》等电视剧音乐创作。因此,《南孔》的音乐创新之处,就在于融入影视音乐语言去叙述剧情,更有利于辅助推动故事发展,调动观众的情绪,也能够让观众有身临其境的感受。

  在舞台呈现方面,《南孔》除了充分发挥音乐剧表演形式的优势,同时还将舞蹈、音乐、文本和整体视觉进行综合创作,体现出属于当代中国和南孔的精神面貌、美学态度。

  ●希望《南孔》向观众传递什么?

  钟浩:艺术作品不仅要好看、好听、有意思,更重要的是在演出的背后,蕴藏着何种哲理,这也决定了作品的格局。

  《南孔》呈现的是现代人向古代人寻求答案的过程,这是一个认知不断升级的过程。接触这个题材后,我对历史和文化的认知就有所提升。

  大的格局可以让人忘记身边琐碎的事情,在观剧过程中,观众可能会有所思考,因为我们只处于一个时代,而纵观历史的长河,人生百年实在太短暂。

  ●9月5日至6日,《南孔》将在衢州保利大剧院演出,有没有什么话想对衢州观众说?

  钟浩:对于我而言,演出并不意味着作品完成了,直到收获观众的反馈,才是圆满的。

  把《南孔》带回南孔圣地,呈现在“南孔后人”的面前,要说心里没点忐忑,肯定是假的。但在紧张之外,更多的是期待。作品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打磨的过程,经历历史研读、数次采风、几经易稿的创作以及演员一点点地贴近角色后,再回到故事开始的地方,我非常期待能和衢州观众一起见证音乐剧《南孔》的“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