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面临威胁 救护刻不容缓 府山公园31棵古树将迎来复壮新生_衢州新闻_浙江网 

浙江网

新闻门户
欢迎监督
真实温暖丰富的网上浙江!

生存面临威胁 救护刻不容缓 府山公园31棵古树将迎来复壮新生

2023-08-22 11:14:27

 衢州府山公园(衢州孔子文化公园)是古代衢州官署衙门所在地,浓荫遮天、郁乎苍苍的树林深处,诉说着古城沧桑、世事变迁。唐代诗人孟郊过衢州时,仰观府山之巅气势恢宏的信安郡王府,曾感慨赋诗:古树浮绿气,高门结朱华……

  如今,这片衢州市区古树名木资源最集中的区域,正悄然进行着一场古树名木复壮行动。监测表明,那些垂垂老矣的古树,遭遇了不容乐观的生存危机。

  脆弱的古树

  府山又名峥嵘山,它是古时衢州屯兵筑城的起点,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衢州府城的“母亲山”。

  1917年,孙中山倡议在原广东巡抚衙门所在地建“广州市立第一公园”后,中国各地纷纷效仿,打破藩篱,将原有的官家花园、风景名胜改建成公园。

  1927年,衢州府山的北麓被开辟成中山公园,1957年,更名为府山公园。此后经过不断整修和扩充,府山公园逐步建成一个可赏、可游、可憩的综合性公园,并入选国家重点公园。

  府山公园内,林木参天,古树众多,作为公园的管理单位,市园林中心一直密切关注古树的保护问题。

  “我们每周都会对府山公园等进行巡查,去年年底时就发现了府山公园的重阳木呈现长势衰弱的现象。”市园林中心养护科科长余小近说。自发现问题后,市园林中心高度重视,决定对老城区范围内的古树进行一次全面体检,多次与浙江农林大学相关专家对接古树名木复壮事宜,组织开展古树现状现场调查研究,并就府山公园的古树制定详细的复壮方案。

  “今年年初,对方单位来了好几回,先把树木周边的土壤拿去送检,再过来仔细查看每棵古树的具体情况。”余小近说。在进行多次商讨后,市园林中心计划对筛选出的31棵古树名木进行重点救护复壮施工。

  复壮方案显示,这批接受“抢救”的古树名木共有5个树种,其中包括重阳木22棵、无患子1棵、槐树3棵、女贞4棵、紫薇1棵。其中,生长正常的古树有8棵,长势衰弱的有23棵。比如,22棵重阳木都患有丛枝病,树冠都存有病害枝,其余除紫薇外的8棵树的树冠或多或少都存在枯枝。另外,有11棵古树木质部受损,出现不同程度的空洞腐烂现象。

  “部分古树存在树池过小、周边硬质地面过多的问题,不利于古树根部透气、透水,使得现有古树立地环境越来越窘迫。”余小近表示,本就脆弱的古树如果再遭遇雷电、台风等恶劣自然现象,往往会导致树根树枝折断、树木倾倒等问题,如不及时采取抢救措施,古树名木会迅速死亡,这也是市园林中心未雨绸缪进行救护复壮的原因之一。

  为古树“开刀”

  衢州市区狮桥街的东头,就是府山公园西门所在。8月19日,记者与余小近相约在门口碰头后,一同进入了府山公园。

  下午3时许,蝉鸣阵阵,没走几步,眼前便是一棵茂盛的巨大樟树,抬头一看,头顶的天空被满满的绿色树冠遮挡。

  登上台阶,一路向前,记者远远地看到远处钟灵塔一侧,有一人在地面上“指挥”,几个人在一圈围住重阳木树干的铁架上忙碌着。走近一问,正是带队来衢复壮古树的浙江农林大学古树救护技术中心总监、高级技师宋志明一行人。

  “他们正在搭架子,搭好了再开始修剪枯枝、处理丛枝病。这棵重阳木都105岁了。”宋志明指了指铁架不远处的地面上摆着的许多枝叶道,“这些都是我们上午从附近几棵重阳木上修剪下来的成果。”

  宋志明相告,重阳木丛枝病是以害虫(常见为蚜虫)作为媒介进行传播的。患病严重的重阳木常常会出现整枝叶片和小枝条枯黄,以及叶片的不正常萌发,进而会形成小枝条的丛生,不仅会造成重阳木长势衰弱,病情严重时还会导致其枯死,日常就需要积极开展相关的防治工作。

  随后,宋志明带着记者和余小近一同前往革命烈士纪念碑旁,观察一棵已经完成地面上救护工作的紫薇。“你猜猜它今年多大了?你肯定猜不到。”余小近笑着说,“它已经快500岁了。”

  眼前的紫薇并不像其他品种的古树那般茂盛参天,细长弯曲的枝条上挂着紫色的花朵,主体树干旁边还长出了分支;主体树干仿佛缺了一半,凹进去一大块空洞。

  “之前这棵紫薇树干存在腐烂的问题,我们把腐烂的部分刮除后,进行了杀虫杀菌和防水防腐处理。”宋志明让记者凑近树干观察,发现这株紫薇的树体表面确实有一层透明光滑的封层,能够起到避免继续腐烂或延缓腐烂速度的作用。

  据介绍,接下来,宋志明及其团队会在所有古树的地面工作都完成后,通过换土、追肥等措施,完成救护复壮的收尾工作。

  愿古树不枯

  在谈及救护复壮古树名木的意义时,宋志明看了眼附近来公园散步的市民。“公园内的古树名木大多存在枯枝,而且树木间距近,如果枯枝掉落很容易砸到人,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他说,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随着树木腐烂程度进一步加剧,树体极易折断或倒伏,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而从更大的视角观察,作为静默不言的山河印记,古树名木以其兼具历史性、人文性、观赏性且不可复制性而弥足珍贵。

  府山公园古树名木的救护复壮行动,让人们更加迫切意识到,只有科学施策、对症下药,才能让古树常葆活力。

  最近一次的《衢州市古树名木普查报告》显示,我市共有古树17245棵(一般树龄在百年以上的即为古树),其中,千年古树有56棵。

  这些古树因树龄较长,或因受自然灾害、人为破坏、病虫害、环境等因素的影响,都不同程度存在长势衰弱、空洞、腐烂等问题。

  面对古树名木遭遇的新挑战,我市相关主管部门在积极行动。记者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了解到,2018年,依托浙江省古树名木监管平台,衢州在全省率先完成所有古树名木二维码挂牌,一树一档一编号进行动态管理,市民或游客用手机扫一扫,即可了解古树身世、家族等详细信息。

  同时,我市每年投入100多万元,创新性地为古树“穿盔甲”,保上公众责任险,如遇古树倾倒、倾斜、折损及人身财产安全事故等,可获保险理赔。

  “我们每年都会新建古树公园,也会定期对古树名木进行养护,守护好它们,也能更好地把我们的文化传承下去。”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国土绿化和产业发展处处长方远鹏表示。

  “一座城市拥有非常多的古树名木,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这个地方历史沉淀深厚。”余小近说,保护承载着厚重历史文化的古树名木是市园林中心接下来的一项重点工作,将进一步加强精细化管理,及时掌握古树名木的生长情况,提高救护复壮与管养技术水平,体现古树名木应有的生态、历史和社会价值,让一棵棵“活着的文物”焕发新的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