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25 11:21:13
近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其中明确提出“国家支持城镇老旧小区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或者其他无障碍设施,为残疾人、老年人提供便利”。
事实上,早在2020年8月,我市就出台了《衢州市区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同年9月编发《衢州市区既有住宅加装电梯指导手册》。自2019年6月我市首台住宅加装电梯建成使用至今,全市加装电梯仅56台。
老旧小区加装电梯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对于完善老旧小区住宅使用功能、促进无障碍环境建设、适应老龄化社会需求和提升城市生活品质都具有重要意义。那么,居民如何看待旧楼“加梯”?“加梯”成功的小区有什么经验?这项工作面临哪些困难?为此,记者近日走访了多幢加装了电梯的老小区和相关工作人员。
沿街住宅加装电梯有优势
记者先后实地走访了柯城区白云街道玉龙小区12幢、亭川公寓36号楼,荷花街道雨花坊18号楼和衢江区浮石街道春江花园小区23幢等5幢成功加装电梯的居民楼。经了解,这5幢居民楼加装的电梯是外挂式的,井道由玻璃搭建而成,通体透明,三至六楼的风雨连廊与原有楼梯间的走廊相连。
“现在下楼只要十多秒时间,比以前方便多了。”正值中午,家住雨花坊18号楼二单元5楼的邓先生正提着盒饭从楼上下来,准备给开店的儿媳妇送饭去。他相告,他们一家有6口人住在这里,包括两位60岁以上的老人和两位小孩,“孩子长大不用抱了还好,老人爬楼梯真是吃不消。”
邓先生的一番话,道出了生活在老旧小区的居民尤其是老人们的共同烦恼。
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市60周岁及以上老人数量近58万人,占总人口数的25.44%。有大量老年人居住在不设电梯的多层住宅中,加装电梯能实现这些老人的出行便利。
雨花坊18号楼是沿街住宅,一二层是店铺。楼内有3个单元共24户人家,其中一、二单元加装了电梯,三单元没有装。
家住二单元6楼的吴治平今年80岁,他是加装电梯的牵头人。“我家就住着两位老人,2019年就想装电梯了,后来因为疫情搁置了一段时间,2021年装好。现在上下楼都不用担心摔倒,有个什么事情去医院也方便。”他说。
“一、二单元都经过了全体户主同意,三单元本来也想一起装,可其中一户不同意出资方案,所以就搁置了。”荷花街道新荷社区居委会副主任姜志芳介绍。
同属沿街住宅的还有亭川公寓36号楼。家住6楼的方先生也是“加梯牵头人”。据他统计,他所住的单元楼内住着五六位老人和十多个孩子.“这部电梯是在2022年6月投入使用的,当时商讨了出资方案后全体户主签字同意。”他说,他们楼栋的电梯装好后,小区内有不少人前来咨询,但都因为户主意见不统一而搁置,“我们是沿街住宅,没有一、二楼住户,加装电梯有优势。”
居委会主任分享“加梯”诀窍
《民法典》规定:改建、重建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应当由专有部分面积占比三分之二以上的业主且人数占比三分之二以上的业主参与表决,并经参与表决专有部分面积四分之三以上的业主且参与表决人数四分之三以上的业主同意。
“法律更像是‘兜底’保障。实际工作中,每户的意见都很重要。”市住建局工作人员透露,在我市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实际操作中,常常出现一户反对全楼搁置的情况,业主意见难统一是加装电梯最大的制约。
记者了解到,玉龙小区12幢的加装电梯方案也曾遭到1楼户主的强烈反对,反对的理由包括噪音干扰、影响采光和单元楼门前公共面积的占用。
“这些我们都理解,加装电梯对一、二楼住户确实有影响,但不装电梯对楼上的住户生活也不便。”玉龙社区居委会主任梅小芳认为,“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平衡点,事情就能顺利推进下去。”
梅小芳介绍,玉龙社区的经验是通过楼道户主会、红色议事会、社区联席会等沟通平台反复组织住户坐下来谈,心平气和地提出建议,商讨方案,最终敲定了电梯建设方案,包括使用降噪材料,减少噪音;电梯井道往外腾挪,尽量不影响一二楼住户的采光,也为居民进出留出足够的空间;给予一、二楼住户适当经济补偿等。双方户主达成统一意见,电梯最终得以建成。
政府补助还会有吗
记者注意到,为鼓励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实施意见》明确,市区范围内四层及以上的非单一产权既有住宅(除联排叠层别墅外),在2020年至2023年内完成加装电梯的,政府给予15万元/台的补助。如今补助期即将结束,而今年,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作纳入了浙江省现代社区建设“十件惠民好事”和省公共服务“七优享工程”重要内容,在此背景下,衢州既有住宅加装电梯的政策将有何变化?
7月12日,省住建厅在杭州市临平区召开了全省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作现场推进会,我市住房保障和房地产管理服务中心工作人员黄宇权参与了会议。
黄宇权相告,此次推进会介绍了杭州临平区既有住宅加装电梯的先进经验,其中有许多举措值得参考,包括对地下管线改造的补贴,对属地社区工作者的奖励,以及完善老旧小区物业管理,成立以基层党员带头的“加梯帮帮团”志愿服务队等。“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他们会提前半年谋划,结合老旧小区改造,进行民意调查,做到小区统一规划,统一‘加梯’,小区外貌改变了,规划也更合理了。”
事实上,9月1日即将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从国家支持、部门推动、基层参与、群众配合等方面给予了“加梯”法律上的支持,是对这项工作的重大利好。
小小电梯,是居民出行的第一步,更是生活品质提升、无障碍环境建设的一大步。“今后衢州将会有什么样的新政推出还需酝酿讨论,但有那么多先进经验可以汲取,这项工作一定会做得更好。”黄宇权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