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06 10:20:09
乡村振兴,产业是基础,人才是关键。昨日,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获悉,我市本月启动实施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力争用5年时间培育一支600人规模的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头雁”队伍,带动全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形成“头雁”领航、“群雁”齐飞的“雁阵”,进一步夯实乡村振兴人才基础。
今年计划培育150名“头雁”
近日,市农业农村局印发了《衢州市2023年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头雁”项目实施方案》,项目今年计划培育150名“头雁”,设粮油、双柚(柑橘)、茶叶、淡水鱼等4个方向,每个方向遴选学员30人至50人。
与传统的培育项目相比,“头雁”项目有何不同?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该项目在培育对象、培育模式、实施方式均有不同。
“选对人是首要问题。”该负责人表示,“头雁”项目主要面向在我市从事农业农村产业,具有一定规模优势,在服务创业、带动就业方面能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担任市场主体法人代表、总经理、职业经理人或管理层主要经营管理人员等对象。此外,还需符合政治过硬、年富力强(年龄在55周岁以下)、高中(中专)以上学历等条件。
培育模式上,“头雁”项目不是简单的产业培训、主体培训和行业培训,培训内容将针对产业转型升级及带头人产业发展的实际问题及实际需求进行量身定制。学员按产业分组学习,采取累计一个月集中授课、一学期线上学习、一系列考察互访、一名导师帮扶指导的“四个一”培育模式,对带头人开展为期一年的定制化、体验式、孵化型培育。
实施方式上,“头雁”项目由市农业农村局牵头组织,确定衢州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培育机构,重点围绕政治理论、政策法规、专业技能、案例调研、实践教学、现场考察等环节开展培训,并通过结对帮扶、技术指导、政策咨询等形式辅以成果转化、技术推广、经营服务、创业支持等长期跟踪服务。
“头雁”能获得哪些方面的支持
“头雁”项目培育对象将获得资金投入、产业扶持、激励保障等方面的综合支持。
资金投入上,“头雁”培育经费每人1万元,将全额由财政承担,包括学费、食宿费、教材耗材费、异地教学交通费、现场教学费等与培训有关的支出。
产业支持上,学员入学后,将落实对口专业导师或创业导师,通过“传帮带”为学员提供专业技术咨询与指导、项目论证、信息分享、决策参考等服务,对学员持续进行技术指导、成果转化、创业支持等跟踪服务和优先赋能,支持领办创办农业企业、合作社等,促进产业发展壮大。
激励保障上,学员完成规定学分与结业鉴定后,颁发省级乡村产业振兴“头雁”结业证书,对学员在各类人才评选、职称评定、技能等级认定中适当倾斜、优先考虑,对符合条件学员推荐市级以上各类奖项、人才遴选等。
培育对象报名截止时间为2023年5月15日,符合条件的人员可关注“衢州新三农”微信公众号、“衢职培训”微信公众号进行线上报名,也可到当地县(市、区)农业农村局农民教育培训业务科室(中心)进行线下报名。培育机构将通过个人申请、县级申报、市级评审等遴选程序,综合创业业绩情况与专家评定结果择优确定入学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