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来到衢江区太真乡银坑村的鱼文化产业园,项目正在紧锣密鼓施工中。在已投产的恒温养殖池内,鱼儿在水中游动,村民王仁陆在鱼池旁忙碌照料。
“鱼文化产业园项目去年12月动工,一边建设一边运营。”从中化蓝天集团到太真挂职乡党委副书记的汤肖军相告,该项目由银坑村和农业龙头企业衢州市铭皓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共同建设,投资380万元,预计3月底前完工。建成后,产业园可年产清水鱼25万公斤,产值500万元以上。“项目不仅能为村集体增收,还能为村民提供养殖技术培训,并提供10个就业岗位。”
近年来,太真乡以银坑村为试点,深挖本地特色产业资源,建强产业链龙头工坊,探索开辟“一只鸡”“一条鱼”共富路径。
银坑村是铜山溪上游一级水源涵养地,竹林面积近9000亩,距杭新景高速公路出口7公里,生态资源丰富、区位优势明显。依托央企中化蓝天集团的结对帮扶,太真乡邀请到浙江农林大学规划设计院对全村的产业进行整体规划,确立以“一只鸡”“一条鱼”分步走的产业发展思路。由太真乡统筹推动,中化蓝天集团与银坑村联合成立“蓝天飞鸡”“鱼文化产业园”共富工坊,指导银坑村成立强村公司,中化蓝天驻村干部全程驻点跟进,实行“乡党委+强村公司+帮扶企业+村集体”的运营模式,形成“以党建带项目,以项目立产业”的发展新格局。
2021年10月,竹林鸡养殖帮扶计划正式启动,银坑村两委干部5天完成50余亩山地流转工作,1个月建成竹林鸡养殖基地,分批引进龙游麻鸡5000只,2个月后项目顺利投产。村里结合群众养殖愿望和养殖条件,确定鸡苗领取对象,农户生产的飞鸡蛋等产品由共富工坊按不低于市场价统一收购。
“依托党员干部、乡贤等社会资源,共富工坊搭建了‘产品+消费’‘村集体+农户’的双驱架构,打通了城区高档小区、省定点机关食堂等稳定销售渠道,去年累计销售竹林鸡5000余羽、鸡蛋5500余公斤,净利润达37万元,直接带动村集体经济突破50万元。”汤肖军相告,目前,竹林鸡项目二期选址已经确定,相关工作正有序展开。
依托强村公司平台,太真乡建立剩余劳动力、本地资源、供给需求“三张清单”,将286名低收入农户建档立卡,向他们免费赠送鸡苗,由共富工坊统一开展养殖技术培训13次,实现低收入农户月均增收2200余元,真正将“剩余劳动力”转化为“富余生产力”,实现低收入农户帮扶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
“村里免费送我50只鸡苗,还搭好了鸡舍,鸡蛋和鸡由村集体统一收购,我只需养好鸡,其他啥都不用管。在鱼文化产业园上班,种种菜、养养鱼,就能有收入。真的要感谢共富工坊。”王仁陆说,通过卖鸡和鸡蛋,加上在家门口打工,他的年收入可增加2万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