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16 14:19:02
3月14日,在开化县芹阳办事处翁村村,村集体合作社种的217亩油菜进入盛花期。望着眼前连片的良田,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余永庚百感交集。“这一片土地原先种植的都是苗木,现在通过退林还耕,实行‘稻油轮种’,不仅稳定了粮食生产,还为保障开化水库工程项目的建设需要添了一把力。”
开化水库工程项目位于马金镇、齐溪镇,距离翁村村至少40公里,两者何以产生关联?原来,作为开化县有史以来单个投资体量最大的水利工程,开化水库淹没区涉及耕地面积1700余亩,按照“占多少,补多少”的耕地占补平衡基本原则,需开垦1700余亩耕地,或按规定缴纳耕地开垦费,共计13亿元。“这对于开化这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资源小县和财政小县,无疑都是大难题。”开化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局长陈轩介绍,水库工程事关大民生,要在最短时间内实现土地报批,他们将目光放在了耕地“进出平衡”政策上。按照政策,开化水库淹没区涉及的1700余亩土地,不需要另外开垦,可以通过恢复耕地功能来完成。
去年4月,开化提前开展耕地恢复潜力和耕地后备资源调查,将包括翁村村在内的259个地块纳入整改计划,压实主体责任,限定时间节点,通过政策激励、宣传发动等方式,积极稳妥推进耕地恢复,掀起各乡镇你追我赶的耕地复垦热潮。
去年6月,通过土地整治,翁村村的217亩耕地全部复耕,并种下了水稻。当年11月,该村稻谷丰收,湿谷亩产量达到500多公斤,让村民既端稳了“饭碗”,又鼓起了“腰包”。如今,余永庚又算起了油菜的经济账,“再过30多天,油菜就能收割了,今年预计亩产油菜籽50公斤左右,不仅家家户户的油不愁了,还能为村集体带来6万元的收入。”
目前,依托“进出平衡”政策,开化共有2022亩“良田”回归“粮田”,耕地质量不断提高,牢牢守住了耕地保护红线。其中,1700余亩耕地作为开化水库淹没区的“进出平衡”调入地块,通过了审批入库,不仅加快了项目推进速度,也在耕地数量不减少、耕地等级质量有提升的前提下,为全县节省了13亿元资金。
据悉,开化水库工程项目是实施“进出平衡”报批制度以来,全国报批的首个落实耕地“进出平衡”的新建水库设施项目。“我们将以此为契机,全面细化落实耕地‘进出平衡’制度的具体措施和政策保障,严格耕地‘进出平衡’管理,确保‘良田粮用’,切实保障粮食安全。” 陈轩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