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27 12:20:35
2003-2023年,全省向景宁派驻科技特派员共15批次284人次,累计争取上级科技扶持资金1880万元,建设科技帮扶项目218个。20年来,景宁不断完善科技服务体系和优化特派员工作环境,让科技特派员制度在景宁演绎着乡村产业发展、农民增收致富、县域创新能力提升的生动实践。
全县科技特派员围绕乡村振兴、特色产业、农民增收三大目标,牵头或参与农业科技开发项目累计218项,推广新品种和新技术320项,带动高山茭白、中蜂产业、景宁600高山果蔬、中药材种植等一批特色优势产业蓬勃发展。同时,还累计开展技术培训260场次,培养了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 的乡土科技人才,成为推动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重要力量。
其中来自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派驻东坑镇的科技特派员刘大群,就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专业优势,帮助制定东坑咸菜加工技术标准,开展袋装咸菜的长货架期研究及外包装设计,在白鹤村多个小作坊进行示范,协助获小作坊食品生产经营许可证3个。同时,邀请水蜜桃、猕猴桃、红心李等相关领域专家开展组团式服务,积极参与直播带货活动,助推大漈高山冷水茭白及云中锦绣黄桃等“景宁600”特色农产品订单量31000余份,茭白交易15万斤,总交易额超250万元。
经过这20年不断探索,景宁已逐渐建立形成了多种科技特派员帮扶模式。例如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企业+基地+农户”运作模式。省特派员汤一指导景宁慧明红实业发展提升茶产品品质,建设2个茶叶示范基地,带动180余户茶农参与高山生态茶叶种植,种植面积达1100余亩,培育出知名红茶生产技术能手10余名,还辐射带动县域内六江源、景宁九曲茶叶有限公司等企业实现产品提质增效。
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协会+农户”运作模式。省农科院派驻大漈乡的科技特派员叶琪明牵头组织成立“景宁县大漈雪松茭白专业合作社”,先后建立高山茭白新品种引进与规模化中试科技示范基地7个,发展社员300余人,并成功注册“雪松牌”商标和“无公害农产品”标识的认证。发展至今,该乡茭白种植规模达5000余亩,亩均产量2000公斤,亩产值在7000元左右,年产值达到3500余万元。
深入“科技特派员+种养大户+农民”运作模式。省特派员张金枝积极结合家地乡中蜂产业发展目标,建立“中蜂专家工作站”和“中蜂技术人才实训基地”,建成景宁首个中蜂蜂种场,编制中蜂养殖技术标准。并以村干部们带头养殖,引领村民扩面养殖。如今,家地乡已建成标准化中蜂养殖示范场4个,创建中蜂养殖合作社1个、养蜂家庭农场4个,培育蜂产品加工龙头企业1个,累计养殖中蜂3000余箱,年生产蜂蜜15吨,实现年产值450余万元。
2021年景宁为优化科技帮扶环境,出台《景宁畲族自治县特派员工作管理办法(试行)》,创新推出畲乡科技特派员人才补贴,对于来景服务次数超过8次(含)给予1.2万补助,最大限度的激发出科技特派员的创新服务热情。景宁县经济商务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景宁还将持续推进科技特派员数字化应用场景“畲创e线”,全面提升科技特派员的服务方式,加快新技术、新品种、新设施的推广及成果转化,形成以院所高校为依托,科技特派员为纽带,农村致富带头人、大量乡土人才、农民群众为基础的“宝塔型”农业科技服务新体系,有效助推区域内产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