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14 10:52:33
粗糙的肌肤、粗大的指节、黢黑的颜色……摊开电工陈凯的手,这是一双一眼就可辨别出来的劳动人民的手。然而,这双手却能在黑白相间的琴键上优雅舞动,跳起华丽的“舞姿”,流淌出一篇又一篇动听的音乐华章。
今年54岁的陈凯是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的一名电工班长,去年年底来到丽水开发区集团公司所属的丽水南城商务中心项目工作。在工友们眼中,陈凯是颇具人气的工地“音乐家”。对于自己的这种天赋,陈凯总说“没啥了不起”,但在工友们眼中,陈凯这双手却“很了不起”。
建筑工地有独特的节奏,建筑工人也有自己的色彩。早上8时,是属于“陈师傅”的工作时间。他脚步轻快、钉锤哐啷,穿梭于各个配电箱之间,用繁忙的工作奏响沸腾的“劳动之歌”;晚上8时,是“凯哥”的专属时间。工作之余,陈凯的琴声在工地上成为舒缓的背景音乐,工友们三三两两围坐一圈,零食水果就着音乐、欢笑咽进肚里,疲惫烦恼都在轻松愉悦的节拍中烟消云散。
陈凯告诉记者,他的音乐梦想,始于部队服役期间。1989年,陈凯应征入伍后成为一名海军机电兵,之后他遇上军地两用人才培训,陈凯凭借优异的工作表现获得首长推荐,被送入当地音乐学院学习钢琴,自此开始和音乐结下一生之缘。
“刚开始我也发怵,五线谱都没见过,但是也得硬着头皮上!”学不懂乐理,就比别人多花一倍的时间学习,课上学、课下学、吃饭学、睡前学;手指不灵活就多练,一句旋律反反复复弹几百遍。
退伍后陈凯来到中建五局从事电工岗位,至今已在机电领域扎根34年。陈凯说,单买电子琴就花费了五万多元,买其他设备、玩音乐等共计花费了七、八万元,这个金额对他来说并不是一个小数目。因为爱好太过费钱,一开始家里人也并不支持他的音乐梦想,但是他的音乐之路却从未中断。
“工作就算再忙,每天晚上都会练琴两三个小时。”陈凯介绍,艰辛的生活并没有让他退却,凭借这份热爱和执着,这些年他还自学了萨克斯、吉他、二胡等乐器。“音乐能给我以及身边人带来快乐,我会一直坚持下去。”
如今,工地上有一技之长的“陈凯”们,将有更多发光发热、展示自身魅力的舞台。丽水开发区集团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为进一步丰富工人们业余文化生活,接下去将在中秋、春节等重要节日,组织多种文体活动,为工人们搭建展示才华的平台,进一步增强职工之间的交流,同时为工人们带去精彩的“文化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