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11 10:55:35
“好戏需要不断打磨。”“人物形象塑造得生动、丰满、立体。”……越剧现代戏《绿水青山》在北京国家话剧院演出结束的第二天,中共丽水市委宣传部和浙江小百花越剧院共同组织专家研讨,广泛征集意见建议。
“专家们提出了许多‘金点子’,我们主创团队将博采众长、兼收并蓄,进一步修改打磨,真正把这部戏打造成为立得起、叫得响、记得住的文艺精品力作。”《绿水青山》专家研讨会上,该剧导演、著名戏曲导演杨小青认真听取建设性意见,并不时做着笔记。
杨小青是国家一级导演,从艺60余年来,导演过的作品数百部,涉猎剧种十多个;导演的作品多次获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文旅部“文华大奖”等国家级荣誉。
作为“诗化越剧”导演风格开创者,杨小青将诗意的浙西南、诗意的瓯江、诗意的“丽水元素”有机融入舞台演绎中。“丽水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山清水秀、景色旖旎、文化氛围浓厚,是一个养人、养心的好地方。”她说,在采风中,主创团队们强烈感受到丽水绿色蝶变,给他们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和视觉冲击。“我们在尾声进行再创作,把绿水青山带来的视觉震撼做了一番戏剧表达。我们不仅要呈现秀山丽水好风光,更要呈现人们心灵的绿水青山。”
作为一部主旋律越剧现代戏,《绿水青山》故事情节跌宕紧凑、人物形象生动立体、情感抒发张弛有度且融情入心,完全避开了主旋律戏曲作品易唱高调搭空架的窠臼。据杨小青介绍,《绿水青山》立足于人物,淋漓尽致地呈现了人物丰富的感情世界;通过艺术种类嫁接的手法,巧妙地将戏曲表演与旋转舞台、器乐演奏、舞蹈表演等融为一体,从而增强艺术张力和视觉冲击力。
为此,她用二胡演奏贯穿全剧,包括二胡独奏、二胡四人组合等,配合剧情的场景转换和气氛烘托,让《绿水青山》在具象化的写实中又有了抽象、诗化的写意美;和舞美设计一起讨论,在舞台上设计一个旋转舞台,让演员倾情演出同时折射社会和个体的时代变迁,艺术化呈现丽水巨变。
《绿水青山》晋京演出,开启了全国巡演的首秀,引发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和强烈反响。杨小青表示,相信历经观众的一次次洗礼和专家主创的持续打磨,《绿水青山》将以更新的成色、更足的底色传播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把秀山丽水的好风光最大程度呈现出来的同时,也把当代人精神层面的绿水青山生动诠释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