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1-08 12:49:56
我省近日公布2023年度178个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创建名单,我市21个村庄上榜,数量列全省第二。截至目前,全市累计有226个美丽宜居示范村创建试点,总数居浙江第三,已成功验收150个,其中43个获评优秀。
自2012年浙江实施美丽宜居示范村建设工程以来,我市按照“政府引导、村级主体、社会参与、统筹推进”的建设模式,与传统村落保护、美丽乡村建设等融合发展,推动形成“连点成线、连线成片”的美丽宜居示范村新格局。
2023年新增的21个创建村庄分别为:婺城区罗店镇鹿田村,金华开发区罗埠镇塘头郑村、洋埠镇湖前村,金东区澧浦镇郑店村,兰溪市女埠街道女埠村、云山街道岩头村、赤溪街道金桥村,东阳市湖溪镇楼店村(桥南自然村)、东阳江镇学陶村,义乌市赤岸镇后山村、大陈镇红峰村,永康市江南街道山门头村、东城街道兰街村,浦江县虞宅乡马岭村、大畈乡清溪村(方家自然村),武义县熟溪街道塘里村、桐琴镇丁兴村、履坦镇叶长埠村,磐安县大盘镇小盘村、盘峰乡大岭头村、双峰乡溪上村。
全市各地立足村庄天然禀赋,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编制示范村专项规划。不少村庄既是美丽宜居示范村创建试点,又是传统村落,合力推进规划一张图,同步谋划传统村落保护和示范村建设项目,有效避免“一村多规”。
在创建中,各地充分整合项目资源,精准谋划建设项目,既“留得住乡愁”,也“融得进时代”。如义乌市佛堂镇倍磊村统筹推进美丽宜居示范村、历史文化名村、历史文化保护利用重点村等项目实施,实现“修复优雅传统建筑、弘扬悠久传统文化、打造优美人居环境、营造悠闲生活方式”的愿景。
为将美丽宜居示范村建设成果转化为增收富民的红利,我市还在“数字住房”平台上搭建多元化、数字化的展示窗口,方便市民通过移动端了解示范村信息,优化旅游体验,加快形成“智慧乡村旅游”新格局,有力促进乡村共富美好图景落地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