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月婺剧团的三场戏_金华新闻_浙江网 

浙江网

新闻门户
欢迎监督
真实温暖丰富的网上浙江!

中月婺剧团的三场戏

2024-02-26 10:05:35

春节看戏是金华人的传统。从去年腊月开始,我市大大小小的婺剧团就活跃在城乡各地。其中,就有永康的浙江中月婺剧团。龙年新春,记者踩着中月婺剧团的鼓点,走进台前幕后,观察戏里戏外,记录见证这家民营婺剧团和婺剧爱好者的双向奔赴。

台前

时间:2024年2月2日 农历2023年腊月廿三

地点:永康市古山镇胡库上村

演出剧目:加演《龙虎斗》、正本《桐江雨》

天气阴雨,夜色早早地笼罩了胡库上村。18时28分,锣鼓准点敲响。“探子飞马回来报,罗岗山反来了一支人马……”高亢的婺剧唱腔从村中广场传出,引得村民纷纷放下碗筷往戏台前赶。不多时,台前的大棚内就聚集了近千名观众。

从腊月廿二到廿五,四天四夜共八场,应邀在胡库上村演出的是浙江中月婺剧团一团,“请戏”的是该村村民胡华成。胡华成在武义办有一家保温杯企业,经营得不错。因为母亲喜欢看婺剧,他一直想邀请个剧团到村里演出,让母亲和村民们开开心心看上几天戏。去年上半年,胡华成就找到了中月一团,想请剧团在九九重阳节的时候到村里演“敬老戏”,无奈剧团实在排不出档期,就只好推迟到今年腊月。“要让老妈和乡邻们看得开心,就要请最好的戏班。”胡华成说。

中月一团团长刘双龙告诉记者,剧团确实很忙,演出合同已排到今年农历四月底,甚至明年春节也已有预订。2023年,剧团走进100多个村子,演出600多场,几乎全年无休。这次胡库上村请的是“敬老戏”,更多村子请的是“平安戏”,还有“祝寿戏”“还愿戏”等。村里“做戏”如同过节,家家户户邀请亲朋好友来看戏吃宴席,乡邻之间融洽了关系。

戏台上,“赵匡胤”和“呼延赞”激战正酣。台前的观众当中,有一位就是中月婺剧团的创办人俞朝忠。这位浙江中月集团董事长平时只要有空,就会跟着剧团到村里和村民们一起看戏。在人群中,谁也看不出他是个身家几十亿的大老板。加演结束,俞朝忠趁这间隙走上戏台,拿起话筒简短地讲了一番话:“戏是做给老百姓看的,做不好还不如不要做。哪本戏没做好,哪个演员没演好,请大家多提批评意见,帮助剧团提高水平。”话音刚落,大幕拉开,正本《桐江雨》开演。

《桐江雨》是婺剧经典剧目。记者注意到,第一排有一个戴着绒线帽的男孩子看得特别认真,当看到二龙和养母桐花相聚哭诉的片段时,眼泪禁不住在眼眶里打转。男孩告诉记者,他是永康大司巷小学五年级学生,名叫王徐宸,虽然只有11岁,却是个“资深”戏迷,从小就喜欢看婺剧,有的剧目甚至能唱上几句。

时光流逝,有的戏迷正在老去,而新的戏迷正在接茬成长。中月婺剧团之所以能发展壮大,下乡演出之所以能受群众热捧,首先是因为婺剧这一传统文艺表演形式本身具有的独特魅力。一个亮相,一句高腔,其声其色其形已深深印刻在一代代金华人的记忆里。

幕后

时间:2024年2月11日 农历正月初二

地点:磐安县尖山镇尖山村

演出剧目:《龙凤阁》

正月初二,阳光明媚。15时记者赶到尖山村时,中月婺剧团二团在这里的首场演出已进行了大半。尖山村是尖山镇所在地,戏台就搭在镇上最热闹的集市中间,人流量大,戏台前的座位都已坐满,不少人站在后排观看。

中月二团正月前的最后一场戏是腊月廿六,演完放假,假期只有短短五六天。剧团的青年演员不少来自省外的河南、山西、陕西等地,回家过年来去匆匆。在戏台后面临时搭起的化妆棚里,记者见到了演员刘长建,他的老家在山东菏泽。腊月廿六下午他驾车十三四个小时回到老家,和父母亲团聚,正月初一就急忙驱车往回赶,回到永康时已是半夜。

中月二团团长鲍文铮说,全团六七十号人都是匆匆结束假期,正月初二上午齐刷刷赶到磐安。大家伙儿一起动手装台,搬道具,置布景,有的演员忙得中饭都顾不上吃,下午1时就登台演出。

戏台上演员演得热闹,戏台后的随团厨师朱青松也没闲着,他正忙着给剧团准备晚饭。由于场地所限,朱青松的简易厨房就搭在边上一处建筑工地里。下午场的演出是4时落幕,朱青松要赶在这之前做好饭菜。

戏台上,邹美笑扮演的李娘娘正给“定国公”插花披红,《龙凤阁》接近尾声了。朱青松也烧好了四大盆的菜。锣鼓声歇,演员们谢幕之后匆忙脱下戏服,卸下盔头、翎子,从后台出来直奔朱青松的简易厨房。打了饭菜,也没有桌椅,大家或蹲或站,就地吃起饭来。因为夜场的演出6时半就开始,演员们都没有卸妆。温暖的夕阳照射着这片工地,他们脸上的油彩泛着明亮的光泽,饭菜热气氤氲,让人恍惚分不清戏里戏外。

鲍文铮说,中月二团是2022年组建的,“团龄”不长,但也已名声在外,戏约不断。每次下乡演出,吃盒饭、睡地铺是常态,但从来没有一个演员叫苦抱怨。1月22日在永康方塘下村演出《赵锦棠》,碰上了2024年的第一场雪,气温骤降到零下,戏台前的观众都坐不住了,只剩下二三十人。扮演赵锦棠的演员杨丹,戏服里只有薄薄的一件打底衣;扮演宋成的演员白云川装扮仅是一件肚兜,赤膊上阵。为了舞台效果,两人硬是不肯多加一层衣服。观众再少,他们仍是一丝不苟从头演到尾。“上了戏台,就不能对不起观众”,这是中月婺剧团每一位演员刻在心里的准则。

暮色渐浓,夜场的演出马上就要开始。演员鲍彩芬坐在化妆棚里,一边让化妆师做头饰,一边拿着个剧本背唱词。她说,剧团全年演出任务重,练功和排新戏只能是抽空或在天气最热的七八月份进行。“只有不断出新戏、出好戏,才能留住观众。”

戏外

时间:2月16日 农历正月初七

地点:永康市石柱镇俞溪头村

演出剧目:加演《阳河摘印》、正本《后金冠》

俞溪头村地处永康南部,与缙云相邻,平时是一个比较僻静的地方。从正月初五开始,浙江中月婺剧团一团应邀来村里演出,俞溪头村一下子热闹起来。

记者和浙江中月婺剧演出有限公司董事长胡乒乒约好下午在村里见面。车子开到村口,就见街道上人流如织。下车从村口步行到戏台所在的文化礼堂,沿途经过八九十个摊点,有卖日用杂货、土特产的,也有做烧烤小吃的,还有一些儿童娱乐设施,俨然是个集市。俞溪头村党支部副书记周玳媚说,这都是剧团演出带来的人气,村里因势利导,划定了一些区域吸引有经营意愿的村民来设摊,人气就变成了商机。俞小华夫妇是做肉麦饼生意的,当天下午已卖出200多只。

胡乒乒把这种现象称为剧团演出的“溢出效应”。去年开始,集团让他出任演出公司董事长,全面负责两个剧团的运营发展。胡乒乒深知老丈人的良苦用心,他十分清楚婺剧团在俞朝忠心中的分量。翁婿俩的想法是一致的,那就是要走市场化、商业化之路,最终把婺剧做成文化产业。

这样的尝试已经开始了。比如公司置办了8套戏台和大棚设备,组建了专业搭台团队,除了满足自身演出需求,还能提供舞台出租服务;公司和国内知名酒企合作,开发了“婺小迷”文创白酒;剧团每场演出都会进行抖音直播,目前已有粉丝20多万,“流量变现”未来可期……更大的手笔是,中月集团在永康拿下180亩土地,启动建设婺剧文化广场,即一个集婺剧文化展陈、戏曲交流演出、文化产业商圈于一体的综合体。

胡乒乒说,对于剧团运营,他有一句口号:“专业向浙婺看齐,管理与集团对标。”无论如何,育人才、出精品是第一位的,“首先要把戏演好”。谈话间,有人喊了一句:“徐策跑城开始了!”当天的正本《后金冠》演的是薛刚反唐的故事,“徐策跑城”是其中最经典的一折戏。

戏台上,赵松亮扮演的徐策挂一口雪白长须,挽双袖,提袍角,时而小步疾跑,时而大步流星,时而踉跄欲扑,在急骤的鼓点中跑得让人揪心又感动。婺剧何尝不是如此?500多年历经兴衰成败,但一如雪中寒梅,总是绽放着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