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山二十九章 篇篇见真章 ——追忆浦江县委原常委、宣传部部长徐利民二三事_金华新闻_浙江网 

浙江网

新闻门户
欢迎监督
真实温暖丰富的网上浙江!

上山二十九章 篇篇见真章 ——追忆浦江县委原常委、宣传部部长徐利民二三事

2022-11-21 16:05:25

《上山二十九章》是因病去世的浦江县委原常委、宣传部部长徐利民的工作日记。徐利民去世当天,上山文化发现者、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蒋乐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无意中说出徐利民也在写上山文章,当时便心生敬意:每天忙得脚不沾地,徐利民还是没有放下手中的笔啊。

早在上世纪90年代,在担任浦江县委报道组组长时,没有汽车,徐利民就经常蹬着一辆自行车走村串户,深入田间地头,采写了数百篇“沾泥土冒热气带露珠”的稿件,刊发在《浙江日报》《金华日报》等报纸上。

《上山二十九章》是在整理徐利民遗物时发现的,10975字,以日记形式,记录了2019—2021年其负责上山文化以来的工作亮点、心得和感悟。

2019年12月,浦江县委正式下文成立上山领导小组,徐利民出任常务副组长。他在日记中写道:“或许有缘吧,30年前我从农校农学毕业,与上山稻作相联了,这也意味着我必须担起上山具体谋划的责任了……前方路漫漫,关键要启航。”

这一启航,就是紧锣密鼓,脚不沾地。当年11月7日,在正式下文前,徐利民就已“躬身入局”,带队到义乌桥头遗址、萧山跨湖桥遗址、杭州良渚遗址学习,第一次与蒋乐平碰面,便初步形成了“三步走”规划。

《上山二十九章》,字字心血,是徐利民全情投入、忘我奉献的真实写照。今选取刊发,并还原背后感人故事,再现一名优秀共产党员对党忠诚、一心为民、胸怀大我、恪尽职守的可贵品质。

要有大上山理念

对上山的理解在加深

【日记】

我一直倡议浦江要大气,要有大上山理念。2021年7月14日,省宣与省文旅厅、文物局召开上山宣传与研究座谈会,19个遗址点合作序幕拉开……

对上山的理解在加深。2021年9月,总书记一次科学家座谈会,一次听取考古报告,一次政治局集体学习考古讲座,一月之内三涉“考古”并明确指示:中国有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5000多年的文明史……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让我更坚定了信心……

【还原】

从徐利民身上,记者知道了什么叫格局。

2021年10月12日,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兰溪考古队、兰溪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发布了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兰溪发现上山文化遗址,这是兰溪发现的第一处遗址,也是金华发现的第14处上山文化遗址。至此,浙江省早期新石器时代遗址,也就是上山遗址群达到20处!

这个消息,最早是徐利民告诉记者的。2021年8月27日下午2时38分,徐利民给记者连发三条微信:“第20处,皂洞口遗址,兰溪市上华街道皂洞口村,马达溪边”“上山大家庭又添丁,已达20处了”“可搞个新闻”。

记者马上和蒋乐平联系,得知由于时机未成熟,还不能对外宣布。

2021年10月12日,公开宣布当天,记者第一时间以《万年上山再添新成员!万年兰溪,连李渔都惊呆了》为题,在金华新闻客户端率先披露该消息后,徐利民带头在朋友圈转发。

有些人不解:“又不是浦江发现新遗址,有什么好高兴的?”

徐利民纠正道:“错了,上山文化不是浦江的上山,是浙江的上山、中国的上山。上山一家人,我很高兴看到上山的家人越来越多。”

正是不断跳出浦江上山,树立大上山的格局,徐利民负责的上山文化推进工作在短短两年多时间内,才会不断驶入快车道,亮点纷呈。也正是他的这种胸襟和格局,才会在上山文化遗址群一呼百应:

2020年11月12日晚,以上山为名,浙江省上山文化遗址群齐聚浦江,共同倡议成立上山文化遗址联盟,向全社会发出宣言:上山文化是浙江的、是中国的,更是整个人类的。一致通过并发布《上山文化遗址联盟浦江宣言》和《上山文化遗址联盟章程》。

2022年5月13日,浦江县、嵊州市、义乌市、永康市、龙游县、仙居县等联盟单位手拉手,再次齐聚浦江,上山文化联合申遗城市签约,共同擦亮“万年上山”金名片……

2021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一月之内三次召集和“考古”相关的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徐利民更是备受鼓舞。他不止一次和记者感慨:“赶上了好时候,对上山的理解不断加深了。”

徐利民还结合工作,给记者发来了“提炼上山精神,激励金华赶超”的心得:“一万年前的上山走在时代前列,上山先民率先走出洞穴、走入旷野、驯化水稻、形成定居,为中华文明与人类文明作出巨大贡献,学术界公认上山代表着一个变革的时代、创新的时代、觉醒的时代。某种程度上说,上山已在万年前为我市打造了最原汁原味‘志在万里、敢闯敢拼’的金华气质……”

“万年上山世界稻源,

我们一起努力”

【日记】

长沙行。距离2020年11月12日时间日近,各项准备工作越来越紧张,但我们还是去长沙拜访袁老……袁老兴致很高、脑子很清、学识渊博,听了蒋乐平老师介绍,称:万年水稻、了不起。他慷慨对着镜头说了话,并向大会发了贺信,贺信中特别押上“万年上山世界稻源,我们一起努力(此语为我火车上加的)!”原定15分钟,我们一直聊了40分钟……收获颇丰。

【还原】

专注到痴迷,痴迷到情怀,这就是徐利民。

2020年10月21日,徐利民带队赴湖南长沙拜访“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动身前,他几次邀请记者同行,因为工作繁忙,加上2019年6月18日,记者随时任金华市科协主席汪希燕已经赴长沙拜访过袁隆平,所以有点打退堂鼓。

徐利民看出记者的犹豫,一个电话打给单位的领导。这下,记者就没有任何理由推辞了。

正是由于徐利民的坚持,记者的职业生涯因为有两度赴长沙当面采访袁隆平的经历,而弥足珍贵。

徐利民是个闲不住的人。在火车上,他仍在逐字逐句修改袁隆平给大会的贺信。“万年上山世界稻源,我们一起努力”是在火车上临时想起来加上去的,他兴奋地念给记者听:“怎么样?有气势吧。上山文化推向世界,就得靠大家共同努力。”

徐利民很有工作智慧。出发前,他特地请浦江67岁的非遗传承人赶制了万年上山特色的稻穗绗缝被、麦秆扇。拜访当晚,徐利民将浦江人民的心意送给袁隆平,袁隆平非常高兴,当场许下承诺:“亩产1000公斤,百亩片,我来看!”

当晚,相谈甚欢,原定15分钟的见面时间,足足聊了40多分钟。从袁隆平家里出来,我们一行个个很兴奋。皓月当空,金桂飘香,我们在袁隆平家门口一起拍了合影,依依不舍地离去。

走在回宾馆的路上,徐利民多次感慨:“上山是我这辈子最值得做的事。我最大的心愿,就是把上山做好,推向世界。”

徐利民还和我们一行说笑,退休后,也要认定上山,大家一起组团为上山奋斗终身。

如今,言犹在耳,徐利民却已英年早逝。

如果上山有幸申遗成功

真不枉此生了

【日记】

座谈会上……蒋老师与各位专家发言十分精彩。专家们在有限时间中归纳提炼,简洁明了,特别对上山的定位非常高……晚上新闻轮番推出,似乎有轰炸感觉,特别国外媒体也有推出,大有点亮京城之感……我感到心血没白费,努力有回报……

回顾刚好两年的上山历程,我感觉自己有点类似李云龙,当年他攻打县城口号是:救老婆救嫂子,结果把周围所有部队都卷入攻打平安城。为上山,开始人们不介意,我用意识形态巡视推动启动……用年代稻吸引世人目光,还有用国博展汇聚遗址点合力,完全形成1+1>2的工作氛围。

北纬30°真是神奇,它贯穿四大文明古国,存在许多地球文明信息,上山则是北纬29°27'……

如果上山有幸申遗成功,真不枉此生了。

【还原】

座谈会,指的是2021年11月21日在国家博物馆举行的“稻·源·启明——浙江上山文化考古特展”暨“万年浙江与中华文明”学术座谈会。当天,“稻·源·启明——浙江上山文化考古特展”首次在国家博物馆开展,吸引全国各地观众慕名前来。

展览前一个来月,上山遗址从全国321个参评项目中脱颖而出,上榜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此次展览,是首个在国家博物馆开展的“百年百大考古发现”遗址。

徐利民没少花心血。北京、石家庄、杭州等地,四处奔波。国博开展前一个多月,他带队出差北京。“百年百大考古发现”揭晓当晚就在北京,徐利民兴奋地和同行的人跑步进入天安门,“那过了层层关卡的十公里是永生不忘的跑步”。

为了此次展览,徐利民更是谋划已久。早在当年1月15日—3月14日,上山文化在浙江省博物馆孤山馆区精品馆展出时,徐利民就在酝酿国博展了。

2021年4月,浙江省博物馆展览结束没多久,徐利民就带人到国家博物馆看场地,对接相关工作。

浦江县上山遗址管理中心副主任张国萍回忆:“在见到国家博物馆展陈部主任时,徐部长大篇幅讲了浦江发展的整体情况,说为了还浙江绿水青山,浦江‘五水共治’付出了巨大代价……”

张国萍一行纳闷:平时逢人便讲上山的徐部长怎么讲起了“五水共治”?

正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时候,徐利民突然话锋一转:“‘五水共治’投入巨大,浦江经费困难,展陈费是不是可以便宜点?”

一行人恍然大悟。

国家博物馆展陈部主任笑了。

同行的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方向明也笑了:“你这么大的铺垫,就为了这句话啊。”

徐利民一本正经地说:“为了工作求情,没什么难为情的。”

离开展还有两个多月,2021年9月,徐利民带队二上北京,邀请出席国家博物馆展览的领导、专家,不厌其烦挨个上门……

其间,为展览的名字,徐利民和蒋乐平等人反复推敲,“为词掐得半根须”。

“万年浙江与中华文明”“稻可道”“万年·启明”……取了一个又一个名字都不太满意。正僵持不知该怎么办时,徐利民突然想到当年8月底省委文化工作会议上把上山文化上升到“浙江启明星”地位,和蒋乐平一合计,灵光一闪,最后敲定用“稻·源·启明”。事后证明,这名字既准确又生动,大家一致认可。

正是在徐利民积极主动推动下,上山文化国博展览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不但展览时间由原定的两个月延长至五个月,而且引发美联社、法新社和美国华盛顿邮报、法国费加罗报等国外主流媒体关注,国内央视、人民日报、新华社等更是进行了集中、大篇幅报道……

2020年徐利民带队拜访中国水稻研究所时,听介绍中国水稻研究所有最齐全的各类稻种,特别讲到上世纪50年代稻有2米多高。这让他非常惊奇与兴奋。当时就突发奇想:能否在一个区块种植,种成钢琴键盘,打造成一个网红景点……

回浦江后,徐利民说干就干,在上山考古遗址公园北面,策划推出全国首个万年上山稻田博物馆。万年上山稻田博物馆占地面积仅2亩左右,却种了新中国成立以来60多个各年代种植推广的水稻品种。当年国庆,万年上山稻田博物馆成为浦江最红的网红打卡地。

“年代稻、世界稻,新的一年,我们还要推出更多意外之喜。”只可惜,创意连连的徐利民鞠躬尽瘁,倒在新一年来临前。

徐利民52岁短暂的生命,灿若星辰,耀眼夺目。

袁隆平去世当天,徐利民安排浦江媒体转发评论:最好的缅怀是奋斗!如今,徐利民猝然离去,对我们,又何尝不是如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