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营模式”巧解“抛荒田”难题 浦江拉飞南瓜成致富“黄金瓜”_金华新闻_浙江网 

浙江网

新闻门户
欢迎监督
真实温暖丰富的网上浙江!

“三营模式”巧解“抛荒田”难题 浦江拉飞南瓜成致富“黄金瓜”

2023-08-17 12:13:32

8月14日一大早,浦江县前吴乡墎山村党支部书记张序宪就来到村综合楼,一推开门,地上满满当当摆的都是拉飞南瓜,起码有上千个。当天,有顾客订了几百箱,得赶紧装箱发货。来参与包装的都是墎山村村两委干部和网格员,除了张序宪,还有村委会副主任陈巧莲、村委委员张必健和村网格员张宽裕。

“这些拉飞南瓜解决了我们村‘抛荒田’的难题。”墎山村第一书记陈超说。原来,墎山村地处浦江县通济桥水库的水源保护区范围内,不能发展工业,很多年轻人觉得务农收入低,纷纷进城务工。有些人工作忙,不能经常回家,便顾不上家里的田地。好好的地就这么荒着,村里老人都很心疼。去年上半年,时任前吴乡乡长、现任前吴乡党委书记王东亮巡村下访时,就有老人把自己的忧虑讲给他听。

“表面是抛荒问题,背后则是农业生产附加值如何提高的问题。”王东亮说。当时他考虑的是,既然农户因为种田赚钱少而抛荒,那就想办法找到卖得起价的农作物品种,帮助农户多赚钱。他求助浦江县农业局,联系上省农科院派到浦江的科技特派员徐明飞,对方推荐了一个技术刚成熟的南瓜新品种,名为拉飞南瓜。

据徐明飞介绍,拉飞南瓜可以生吃,也可以榨汁,烧起来则特别鲜甜软糯。同时,拉飞南瓜个头小,瓜重0.5至一两公斤,外皮奶黄色,自带果味清香,漂亮且耐存放,也可作文房清供。

拉飞南瓜对生长环境要求较高。前吴乡毗邻水库,水质好、土质好,又没有工业污染,省农科院考察后很满意,确定这里为定点培育基地。

首批试种就放在墎山村的抛荒田。考虑到外出的村民无暇管理,王东亮提出方案,由村集体把这几块土地流转过来,平时由村两委成员负责维护,农忙时则雇村民下田。把土地流转出来的村民,可以获得三重收入:一是土地租金,二是有时作为雇工干农活的收入,三是村集体年底的分红。乡里将这种模式总结为农业集约化发展的集体运营、干部扎营、群众共营“三营”模式。

去年,首批10亩地的拉飞南瓜种出来,很快得到市场认可,每亩收益8000元左右,村集体当年净赚5万多元。今年墎山村扩大生产面积,村集体流转了更多土地,形成50亩连片种植基地,还搭建了竹棚和农具房,加上雇人管理的8万元,共投入20万元。今年6月底以来,拉飞南瓜进入收获期,很受欢迎,批发价达到每公斤12元。张序宪介绍,到目前为止,所有成本都已收回,预计今年拉飞南瓜可让墎山村增加村集体收入近百万元。

王东亮说,今年乡里将墎山村的拉飞南瓜经营模式推广到全乡,并注册了品牌“丰安吴溪”,还请人设计了外包装纸盒。考虑到拉飞南瓜可以作为文房清供的特点,他们尝试将拉飞南瓜融合浦江县书画之乡的文化底蕴,于是购买了一台激光雕刻机,接受顾客的个性化定制,并准备到浦江县城的文创集市上给顾客现场刻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