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13 11:34:08
7月11日是入伏第一天,大家充分感受到了天气“炎”值的威力,一些户外工作者出现中暑症状。当天下午,记者走访市中医医院,意外发现来这里刮痧治疗的大多是在室内工作的年轻白领,这是怎么回事?
“舒服一点了吗?”“嗯,好多了。”……在市中医医院特色疗法治疗区,随着护士用铜砭一次次刮动,市民潘女士的背部出现大片红斑。潘女士今年30岁,在市区一家单位做行政工作。上午10时左右,她外出办事,突然感到胸闷、头晕,意识到自己可能中暑,随即来到医院就诊。
当天,像潘女士一样前来刮痧治疗的中暑患者还有不少,都是30多岁,且大多是在室内办公的白领。该院治未病中心护士长王群香给记者展示了几名患者的背部,都有大片大片的深红斑点。
在大家的传统认知里,炎热天气下,应该是在户外高温环境下劳作的人容易中暑,在室内工作的人应该没什么问题,实际情况为何并非如此?
市中医医院治未病中心副主任曹树琦告诉记者,中暑分为阳暑和阴暑。一般来说,在户外高温环境下作业的人群容易患阳暑,表现为体温上升、脸色潮红、头晕恶心、浑身无力、出汗很多、口干舌燥等。如果离开高温环境,服用藿香正气水、及时刮痧、用酒精降温等,可以缓解症状。而阴暑的情况则不一样,一些缺乏锻炼、体质偏弱的人群,尤其是年轻女性,坐在空调房里一天到晚不见太阳,又喜欢吃冷饮,脾胃功能差,别说是在夏天,就是冬天都会中暑。对于这种情况,自行刮痧、服用藿香正气水不一定奏效,痧的颜色也不深。
记者走访时发现,目前到医院就诊的大多是阴暑患者。他们在家自行刮过痧,也服用过药物,但两三天后还是觉得难受。对于这些患者,医护人员会给他们采用温通刮痧的方式缓解症状,即边刮边艾灸,给患者补阳气、疏通经络,驱逐体内的寒气。一些患者还需要服用健脾温胃的药物。
曹树琦建议,夏季该出汗就出汗,年轻人不要因为怕热而不想运动。晚上睡觉时长时间吹空调后,可以通过早上跑步锻炼出汗排除寒气,也可以喝杯生姜红糖水,这样不易出现恶心呕吐的症状。此外,要少喝冷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