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打通基层自治“最后一公里” 义乌北苑街道积极探索智慧村居建设_金华新闻_浙江网 

浙江网

新闻门户
欢迎监督
真实温暖丰富的网上浙江!

科技赋能打通基层自治“最后一公里” 义乌北苑街道积极探索智慧村居建设

2023-05-18 11:22:04

“这个小区不仅交通便利、环境优美,还特别安全。”昨天上午,说起小区“智慧村居”建设带来的便利,租客潘九祥一脸自豪神情。潘九祥今年32岁,来自湖北,是一名货车司机,在义乌北苑街道经发社区畈东小区居住已有三四年了。他指着小区公园周边的几个高清摄像头说,小区内共有451个这样的治安摄像头,实现了对进出小区人员和车辆的全方位监控,治安环境非常好。

近年来,大数据、智能化、移动互联网和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掀起了新一轮产业革命,快速改变着城乡生产和生活方式。义乌北苑街道经发社区畈东小区通过运用物联网思维与技术,打造“智慧村居”,积极探索治理手段技术化、治理方式规范化、治理内容多元化、治理主体协同化,在基层治理方面走出了一条适合本地实际、群众普遍认可的管理服务新路子。

数字赋能 畈东小区打造5G+智慧村居

据了解,畈东小区现有房屋164栋,实有单元448个,实有房间6387间,店面1430间,总人口数10116人,常住人口1661人,流动人口8455人,是典型的城郊复杂区域。之前,这里的村民派系较多,矛盾重重,各类纠纷报案率连年达70%以上,群体上访屡有发生,村民私自占地乱搭棚户现象严重,空地杂草丛生,垃圾四处堆积,因环境差曾多次被媒体曝光。

针对这一复杂区域情况,在北苑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大力支持下,经发社区党委和畈东小区党支部细心谋划,发掘问题探索思路,研究开发了畈东小区智慧村居管理系统,积极打造5G+智慧村居。

“我们对照小区存在的问题进行逐项整改和提升,提出了‘1+4+6+7+N’的综合治理模式。”畈东小区党支部书记陈阳辉介绍,“1”是1个强有力的指挥团队:北苑街道党工委和经发社区党委打破传统思维,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组建了以回乡大学生陈阳辉为党支部书记的治理团队,构建了“党建+网格+警务”的工作模式,北苑街道领导任作战单元指挥长,经发社区书记和派出所领导为副指挥长,经发社区干部、畈东小区支部书记、社区民警为成员;“4”即4个治理工作方法:智慧治理、自我治理、法律治理、道德治理;“6”是指6支队伍:鉴于警力有限、民力无穷,畈东小区充分发动村里的各种力量,组建了党员先锋队、平安服务队、巾帼志愿队、老乡帮帮团、青年志愿队、房东协会等6支队伍。通过6支队伍的不懈努力,达到了矛盾不出小区就能解决的效果;“7”是7项功能:畈东小区智慧村居管理系统包括了出租房管理、矛盾调解、治安防控、宣传防范、重点人员稳控、消防安全、环境整治7大功能;“N”是N项功能:以现有的“人员智控”“消防智控”“车辆智控”为基础,将继续研究开发适合本小区的其他智慧化管理功能。

“一网统管” 数字技术助力小区安全

58岁的董瑞超,河南人,在畈东小区租房居住已有六年。“现在全家人都过来了,儿子、媳妇要上班,我负责接两个孙子的上下学,大孙子读四年级了,小孙子在上幼儿园。”他说,有空就习惯带孙子到小区的大草坪里散散心,村居治安工作很到位,他很放心。特别是小区外的那口大池塘周边,安装了好几个防范摄像头,用于池塘和河道安全管理,实现事前预防,一旦人员靠近划定区域自动预警,同时联动广播自动播放警示通知,预防村居少年儿童戏水导致安全事故。

在“畈东数字舱”二楼,两名工作人员正在大屏前仔细查看各个摄像机传回的镜头。工作人员介绍,这是一个集村居智慧安防管理、消防管理、环境管理、村居老人关怀服务等于一体的智慧村居平台,实现了实时监控、大屏显示、可视调度、大数据分析等智能化应用管理。在提高村居管理、提升服务水平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让居民们真切享受到了现代科技带来的便利。

“如今,在畈东小区智能视频监控项目上,投入专项资金安装了451个治安摄像头,加强对人员和车辆的全方位监控,治安环境明显好转。”据陈阳辉介绍,去年辖区偷盗类警情同比下降78%,打架殴斗警情下降54%,酗酒类警情下降67%,损坏公私财物警情下降70%。自畈东小区智慧村居管理系统运行以来,积极发动各支自愿者队伍,主动开展小区环境整治提升,清除脏乱差卫生死角,杜绝各种不文明行为,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倡导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开办老年人食堂,增设各类休闲娱乐设施,居民的居住环境逐步好转,生活幸福指数明显提升。

具体地说,畈东小区的“智慧村居”建设,打造的是一个安全可靠、可控可管、开放共享的智慧乡村服务平台。通过这个平台探索高效的村务管理、个性化的村民互动、全天候的安全守护。比如畈东小区精心打造的“智慧乡村运营平台”,可以对小区内的常住人口、租户、房屋、车辆车位、通知公告等基础数据进行高效管理。大家可以在这个平台的后台随时查看想了解的相关统计数据。

“小小二维码”成了“房屋大管家”

“在我们小区,每家每户门前的二维码,既能管理外来人员入住与房屋租赁情况,也能及时解决村民通过二维码提交的诉求和问题。小区还推行积分管理实施方案,以二维码积分简化了村规民约相关管理。”陈阳辉介绍,畈东小区通过不断深化应用,将“微格治理”与“智慧村庄”融合,按照“村不漏房、房不漏人、不留死角、不出盲点”的原则,构建了“来时登记、走时注销”的“旅馆式”管理模式,推动“一房一档”“一户一档”落实落地。

在畈东小区,租客只要扫一扫“出租二维码”,即可了解整个小区内的租房信息,并能快速进行租房登记,完成租房需要的信息采集工作。这里每一栋房屋,大门上都有一个独一无二的“房屋单元码”,租客可通过这个二维码线上办理入住、退租手续。对于房东而言,只要一键扫码,租客信息自动匹配,可以随时查看租客何时入住、何时退租、租客车辆记录等信息,同时可在线处理租客入住、退房等需求。

畈东小区的“智慧乡村微信小程序门户”也非常管用,大家通过微信小程序扫码,便能了解看到各种便民热线,还有空房出租信息、乡村活动、反诈骗宣传、法律援助等信息。村民、租客通过微信小程序门户不仅可以浏览乡村讯息、接收重要通知等,还可以进行车辆登记及相关事项的审核等,它还是个日常事务和相关业务的快捷办理窗口。

这里的“智慧乡村数字驾驶舱”,具有快速提供地图显示、地图查询、地图标绘等功能。它以大屏形式向管理者呈现区域内的人员信息、房屋信息、车辆/车位信息、预警信息等各方面数据。对接智能音视频监控设备,社区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平台对区域进行实时监控,对各种不良行为通过音柱进行远程喊话,督促相关人员进行处理,为小区的综合治理提供最直观的决策工具。

社区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也是党和政府联系、服务居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基层治理好不好,最终要体现在服务、便民上。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必须坚持需求导向,突出精细要求,下沉治理重心,以细“治”入微的服务提升基层治理的温度,实实在在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北苑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根据各社区实际,积极探索完善“微网格自治”,将乡村振兴与数字乡村建设相结合,加快乡村信息化步伐,不断完善乡村治理体系,提升乡村治理水平,让群众生活更具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