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04 10:59:18
最近几天,永康市石柱镇石柱村党支部书记应琼玦每天都忙着往村里的同心共创共富农场跑,心里装着的全是刚种下的几千株玉米苗。“这可是真正的共富苗,盼着这些玉米早日长成,见证我们石柱和大溪口‘双向奔富’的那天。”应琼玦说。
共富玉米苗的落地,得益于去年5月以来金华市启动的“百镇共建强基”行动。在与武义大溪口乡开展“百镇共建强基”结对行动以后,两地签订了《特色农业“共富农场”合作框架协议》。在永康市委组织部、永康市委统战部指导下,双方明确“之江同心·石榴红”田园驿站暨永康武义百镇共建共富项目落地在石柱村,依托驿站而建的“同心共创共富农场”也顺势而生。
“结对是‘抱团’而不是‘包办’,因此我们综合考虑了两地的产业匹配度、协作基础等因素,希望实现双方优势互补、‘双向奔富’。”石柱镇党委副书记成伟华说。在这样的共识基础下,结对框架初显:大溪口乡依托省农科院种苗技术和本地优质山水资源,发展育种基地,为石柱镇农产品提质助力;石柱镇则依托发展优势,帮助大溪口乡实现“山货出山”、村集体增收、农民创收。两地携手发力,推动农特产品品质升级、产量升级。
按照规划,该共富项目的建设目标是以李溪静谧溪谷、山水田园为环境底色,以金银老街为发展锚点,创新发展打造文化、生态、生产、生活四位一体的包括中华民族农耕文化博物馆等场景在内的乡村田园综合体。2022年10月,项目第一期完工并投入使用,首次亮相即收获亮眼成绩:当年11月份,在驿站举办的第二届甘蔗丰收节暨第三届民族文化艺术节上,主办方共接待游客5万余人次,两地特产等更带来了30余万元的增收。
今年,项目建设进入第二期,“同心共创共富农场”的打造成为重中之重。“共富农场将促使两地充分发挥乡贤人才等统战优势,依靠各民族农耕文化、美食文化、建筑文化的融合引流,实现乡村建设自我造血,继而推动两地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成伟华介绍。
按照计划,农场将引进大溪口乡水果玉米、黑花生、优质稻浙香银针等种苗,种植水果玉米160亩、黑花生160亩,提供各民族同胞就业岗位100个以上.经由农场的打造,石柱镇将实现农旅融合增收,大溪口乡则通过销售种苗增收,最终实现“双向奔富”。
4月12日,第一批30亩水果玉米苗、340亩浙香银针等种苗从大溪口运抵农场。交接仪式上,除了两地的乡镇干部、种粮大户,省农科院玉米专家杜龙岗也特意赶到了现场。蹲在田畈边,杜龙岗从浇水、施肥讲到病虫害防治,面对面、手把手地指导农户种苗入田。杜龙岗对这批种苗寄予厚望:“这都是我手里育出来的玉米苗,守护好了,我相信它们将来能连接起两地的共富之路。”
建立合作平台、拓宽发展路径,实现两地产业共兴、服务共享、资源互补,共富苗在“同心共创共富农场”正式入田,是石柱镇和大溪口乡深化合作共建的新举措。“未来,我们还将与大溪口乡共同深入挖掘乡贤人才、农特产品、文旅项目等优势资源,搭建起多领域合作的平台,在农业种植技术、文旅活动、品牌建设等方面不断拓宽共同富裕新途径,跑出共富加速度,实现两地高质量发展。”石柱镇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