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16 17:21:41
志愿者一手牵着孩子,一手拿起一个体能圈,指导他用腿抬圈,但孩子反应不过来,刚伸腿,体能圈就倒在地上;志愿者重复几次动作,孩子理解了一些,再次尝试,体能圈被抬了起来……这个夏天,在滨江区长河街道党群服务中心,一幕幕场景反复上演。
“这是今年新开设的暑托班,专门面向孤独症儿童。”巴金凤,暑托班发起人,同时也是一位孤独症儿童的母亲,为了这个暑托班忙前忙后,主动承担了招募志愿者、开设课程、对接家长孩子等工作,在孤独症儿童家长圈,被称为“团长妈妈”。
由于人力和空间有限,暑托班分期招募,每期两周课程,每节课最多8个名额,前后已有15个孩子上过暑托班。在家长们的“求加更”声中,这个原本只安排一个月的特殊暑托班,将延长至8月底。
从一开始,巴金凤只是为孩子找兴趣班场地,到后来开展孤独症儿童课程,再到如今开设特殊暑托班,她的“私事”渐渐成了“许多孩子的事”。
非洲鼓“敲出”暑托班
11岁的源源在班上年纪不算大,但相对成熟,不吵不闹很听话,少有情绪难控的时候。
他在3岁被确诊为孤独症。“当时发现他的认知能力后退了,会的东西慢慢不会了,就觉得不对劲了。”巴金凤说,“在确诊后不久我们就进行了干预,之后在小朋友6岁的时候,辞去了阿里的工作,全心照顾孩子。”
从刚开始面对孩子时的懵圈,到实际教学过程中的几近崩溃,再到设想孩子未来而产生的绝望感,“感觉要抑郁了,甚至产生过极端的想法。”她说。
慢慢地,巴金凤发现源源喜欢音乐,便让他尝试各种乐器,但都难以上手,直到遇见非洲鼓。
最早,巴金凤在萧山找到了一个教学机构,但地点太远了,于是萌生出能否在滨江做一个“教学基地”的想法。于是,她向长河街道创业人才服务中心党委委员吴燕丽求助。
巧合的是,在巴金凤找到吴燕丽之前,吴燕丽恰巧接到辖区内非洲鼓爱好者的诉求,想推广做公益。一边是要学习非洲鼓的孤独症儿童,一边是想要推广技艺的非洲鼓老师,另一边则是能提供免费场地的党群服务中心。
去年10月,三方一拍即合,开始第一次尝试,没想到,效果非常好。于是,长河街道党群服务中心正式开展孤独症儿童课程,每逢周五、周末开班,打非洲鼓也成为其中一项课程延续到了暑托班。
暑托班让“叹气”变“喘口气”
对于大部分孤独症儿童来说,简单得如同挤牙膏一般的动作,也需要练习上千遍才能学会。因此,一年365天,除了过年,其他时间几乎都得上课。
“孩子们注意力相对比较差,老师示范一遍可能没看,就需要我们点对点去教。如果能力不好的,就需要减掉一些动作,重复去教。”志愿者之一、应用心理学大二在读的王祈恩说。
已经陪孩子连续上了三期暑托班的朱女士说,感觉可以喘口气。平时上课都要陪着,现在可以什么都不做,有专业老师指导,有志愿者照看,虽然只有半天的时间,但家长得到了“喘息”。
与此同时,这个特殊暑托班由滨江区残联出资赞助,上城区星觉醒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招募志愿者,滨江区长河街道党群服务中心提供场地,既是官方平台,又是免费服务,对于许多家长而言,资金上也“喘了一口气”。
上午11时30分,半天的课程结束了,孩子们被家长领回家。午休后,巴金凤还得带源源前往康复机构学习。或许这就是大多数有孤独症孩子家庭的写照,在叹气后好不容易喘了一口气,紧接着又提起一口气。